最近幾天,臺灣的股市、政壇、業界都在關注DRAM産業(註釋1)的發展。由於半導體廠商茂德的可轉債于本月十四日到期,而本週則進入到期後的緩衝,無論如何要做個解決。媒體報導,銀行團目前正在與業者磋商,看看能否談出個頭緒。另一方面,經濟主管部門似乎也在與業者及海外母廠商洽談,希望能提出一個整並模式,但似乎進展有限。臺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論分析了DRAM此次面臨的危機與轉機,也指出臺當局介入所必須要有的心理準備,以及必須要掌握的大原則。
社論説,首先,力晶、茂德等半導體廠商都是民營事業,他們的營運成敗當然受市場競爭淘汰法則的篩選。今天,臺灣半導體業者之所以面臨倒閉的窘境,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歸咎於金融海嘯,但也有自身經營不善的因素。臺灣出面干預市場運作不是不可以,但必須要基於更高的理念基礎。單單因為避免半導體員工失業,並不構成臺當局強力介入的理由。
以目前的情勢來看,臺灣DRAM的競爭力不如韓國,而且廠商家數太多,即使今天沒有金融海嘯,該産業一兩年後也註定是會病痛纏身。當局出面干預市場,絕不是為了“把病症拖久一點”,而應該是為了“把疾病治好”。唯有掌握這樣的大原則,才有討論挽救DRAM的空間。
其次,社論認為,DRAM的病究竟治不治得好,島內財經當局必須要拋開政治壓力,誠實面對。大家都知道,臺灣半導體代工業者家數太多,又與海外技術母廠殊少整合,不但技術上拚不過韓國三星,甚至彼此間競爭,中長期根本處於極不利狀態。故要把DRAM大病治好,不但要促使臺灣五家大廠整並,也要促成臺灣代工業者與海外技術母廠之間的整合。不止如此,整合之後的新老闆,當然不能由原來經營不力或惡名在外的業者來擔任。因此,治DRAM病所需藥方極為複雜,牽涉到五家島內廠、三家外國廠與海內外至少十位企業家。
臺當局面對這麼複雜的局面,但手中真正有的籌碼,就只有納稅人的“錢”。DRAM公司中沒有公股代表,而對海外技術母廠臺灣當局更沒有發言權,故所有的整並案都要由業者主動提出,臺當局被動審查。要如何在這種環境下把DRAM的疾病治好,恐怕非得有雄才大略的官員方能竟功。
坦白説,臺當局出面干預半導體整並,當然是著眼于救産業,但臺當局的態度越積極,業者就越有可能“拿翹”,整個的談判就越為複雜。事實上,在臺當局高官矢言救DRAM之後,市場上原本不怎麼值錢的可轉債價格就漲了一倍。而在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情人節”談話之後,連股市都漲停捧場。
對此,《中國時報》的建議是:如果救DRAM是為了治好臺灣半導體業的痼疾,那就必須在心態上有所調整。臺當局官員必須先破釜沉舟,一定要看到治好病的完整藥方,且在絕對合理的價格之下,才能出手。如若不然,則寧可讓若干廠商跳票、破産、倒閉;其實,個別廠商倒閉之後,並不表示産業垮臺或員工失業;相反的,破産之後只是法律程式比較複雜,有時反而使另有所圖的業者見黃河而後死心,有利於後續談判的進行。換言之,破産重整是法律上逼使業者讓出喊價權的自然機制;既然市場內的談判難以達成共識,那就只有靠市場外的司法程式,去促成重整了。
註釋1:DRAM,英文全稱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即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即動態隨機記憶體最為常見的系統記憶體。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