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滬港通好處放眼量 臺灣關注後續影響

2014年11月19日 14: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新聞背景】滬港通是指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10日早間聯合公告,滬港通下的股票交易於2014年11月17日開始。

  滬港通首日“南冷北熱”

  截至11月17日13時57分,在“北上”資金主導的滬港通首日表現中,滬股通每日額度已經用盡;相比之下,直到17日收盤,港股通額度餘額還有87.32億元,全日只是買入成交了17.72億元,賣出成交0.84億元。

  除了上述匯兌成本外,業內人士認為,內地投資者對香港市場有熟悉的過程,這也造成了“南下”資金不多;而對境外投資者而言,其對A股早已“虎視眈眈”,A股交易成本的低廉也對其有極大的吸引力。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滬港通首日“滬強港弱”(“北熱南冷”)的現象。

  兩地交易成本差異

  17日日9時30分,滬港通正式啟動,兩地證券市場實現聯通。但在滬港通首日,滬股通130億元的額度在13時57分就已用罄。相比之下,“南下”買港股的港股通反應相對冷淡,105億元的額度僅用了17.72億元,不到全日額度兩成。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上午在滬股通額度用盡之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市場交易過程中,在額度用完前就一直在考慮下一步怎麼走,要把市場整體運作所有的方方面面考慮週到,過一段時間,在更多資訊和數據出來後會才會有綜合評估,未來額度怎麼處理會早日公佈。

  交易成本差異較大,被認為是滬港通開通後兩地額度使用差異的重要原因。造成這種差異的因素,包括港股通額外的匯兌成本、港股雙邊印花稅(A股是單邊收印花稅)、券商佣金差異等。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