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9日社評説:大陸剛剛結束“十一黃金周”,出境旅遊人次再創新紀錄。去年受新頒布的《旅遊法》影響,出遊人數增長緩慢,今年恢復了正常規律,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6.36﹪。大陸官方預測,今年出境遊總人數可望突破1億人次,繼續保持全球出境旅遊消費第一大國地位。
大陸游客出境目的地,臨近的亞洲地區最受追捧。數據顯示,亞洲市場佔大陸2014年出境遊總市場的86.03﹪。其中,最熱門的地區是韓國、臺灣和日本,分別佔據出境遊人數的28﹪、24﹪和15﹪,臺灣落後韓國。
大陸出境旅遊韓國成為最火爆地點,一是由於韓劇盛行,不少遊客對取景拍攝地有嚮往;二是韓國免稅購物的吸引力很大。臺灣也受到很多遊客青睞,尤其是臺灣的“吃”、“住”獲得很大的好評。
日本也是今年大陸游客出境的主要選擇。儘管中日外交關係尚未回暖,但由於日元貶值與日本的新免稅制度,大陸游客迅速增長。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1至8月赴日陸客同比增長85﹪,達到154萬人。今年春節期間,受大陸游客消費影響,日本的奢侈品銷售量增加了400﹪。
對於大陸游客來説,韓國、臺灣、日本距離接近,旅遊所需時長也相似,常常成為相互取捨的選項。臺灣要提升觀光經濟的競爭力,不可閉門造車,要看到對手的競爭優勢,更要學習它們的成功經驗。
首先,韓國是大陸“假日經濟”的最大受益者。在“十一”選擇5日出境遊的遊客中,67.71﹪選擇了韓國,日本(6.24﹪)、臺灣(5.38﹪)排名二三。韓國的優勢在於,通過火爆的韓劇,吸引了許多大陸游客;具有流行元素的韓國商品,也吸引年輕人與中産階級進行消費。
日本的優勢與韓國有所不同。日本的消費水準更高,赴日旅遊人數雖較韓國少,但多是年長的富裕階層,他們對日本高品質的商品情有獨鍾。日本文化有更深底蘊,能夠吸引“回頭客”的多次旅遊、深度旅遊。一項數據顯示,2013年訪日遊客的“再訪意願”高達92.3﹪。而韓國的類似數據只有29.7﹪。
和韓國、日本相比,臺灣無論在旅遊資源還是接待能力上,還有一定差距。在世界旅遊論壇(WEF)公佈的2013年全球旅遊競爭力報告上,臺灣排名第33,韓國排名25,日本排名第14。但隨著陸客數量增長,臺灣不斷改善自身觀光業水準,發展有後來居上之勢。
“Hotels.com”最新公佈大陸旅客“境外旅遊調查報告”,臺北超過韓國、泰國和香港,成為最受青睞的目的地。而臺灣的優勢之一,就是“會講中文的飯店員工”。事實上,對陸客而言,語言上的溝通優勢,以及文化上的親近感,日本、韓國不僅望塵莫及,香港、新加坡也不如臺灣。
但是,臺灣的劣勢也非常明顯。近年陸客爆髮式增長,很大程度是由於常年隔絕産生的新鮮感,這種旅遊願望的可持續性不高,尤其對於年輕人吸引力有限。此外,臺灣的旅遊消費品,集中在鳳梨酥、茶葉、工藝品等附加值較低的商品。無論和韓國的流行商品,還是日本的高端産品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由此來看,臺灣旅遊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需從長遠出發,著重解決這兩大隱憂。其一,在行銷與産業方面,開展多元化佈局,吸引回頭客。除熱門景點外,要挖掘新的旅遊熱點。大陸《海峽導報》曾經策劃過“尋找臺灣最美‘冷門’景點”的專題,值得參考。通過事先策劃,打造“部落之旅”、“中藥養生之旅”、“高爾夫之旅”等,都是值得嘗試的創新。
第二,兩岸文化接近,但又有所不同,對陸客有吸引力。從文化角度入手,推出更多的商品,能夠刺激旅遊消費。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手機吊飾,還有風靡兩岸的“朕知道了”紙膠帶,都十分熱賣。臺灣電子消費品、養生化粧品、甚至奢侈品等,在産品的功能、外觀及包裝設計中,應善用中華文化特色,增加對大陸消費者的吸引力,才能帶來更高的附加值。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