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知名連鎖火鍋店“鼎王”被踢爆湯頭(底料)“假天然”,摻料風波愈滾愈大,驚動地方衛生局。但如果印象猶新,從胖達人,再到塑化劑、假油,臺灣食品安全問題一樁接一樁,儼然形成媒體的揭弊樂園。
臺灣《立報》28日發表社論説,消費者的憤怒可以想像。花了不算低的價格,吃到一鍋自以為天然熬煮的湯頭底料,甚至還用臉書即時昭告親友,為業者免費宣傳,怎知真相竟是如此不堪。
但消費者的無奈更油然而生。拒絕得了“鼎王”,難道就代表其他業者“清白”,可以安心果腹?在聖經裏有一段話:“你們當中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問題是,其他同業膽敢丟石譴責,劃清界限?
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一個業界生態,或者説是一個共犯結構。當業界的競爭力與營利模式係乎湯頭底料等原料的不斷“精進”,加工打敗天然,優勝劣敗的結果當然是物以類聚。於是乎,主客易位,所謂天然,不在原料,而是包裝與宣傳。
這也是為什麼,消費者表面上有選擇自由,實際上缺缺如也。馬克思説過,階級剝削不因勞工換老闆而改變;或許到了高度發達的消費主義階段,我們也可以如是説:消費者不因轉換店家消費而獲得真與純。
這絕非僅僅邏輯推理,而是再三表露在臺灣消費者的“世故”。經過這麼多食品安全事件的洗禮,消費者不笨,知道問題不在幾家的個案,而是結構性症狀,但也恰恰如此,消費者反而變得愈加虛無,“反正每家都這樣,早就見怪不怪。”試問,臺灣哪家食品廠商,因為食品安全醜聞而關門大吉?更多的是,風頭一過,就雲淡風清。
全世界像臺灣這樣,業者那麼容易“漂白”的例子,並不多見。
廠商的無畏與消費者的無謂,最可怕的結果是讓臺灣的文明底線不斷撤退。“反正沒吃死人,別怕”成了消費者集體催眠的話術。當一個社會,以會不會吃死人作為柴米油鹽的消費判斷基準,難道不是莫大悲哀?
種種這一切,突出了業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問題,而資本邏輯從中上下其手。所謂消費者的選擇,其實只是最外層的廣告與包裝,但表像與本質在愈是發達的消費資本主義裏,就愈不一致。而這也是為何每次出事,業者第一反應總是喊冤,並往回推給供應商的原因。
食品安全,與其訴諸業者的道德良心,倒不如想想什麼樣的體制提供了“富貴險中求”的誘因。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