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日報》海外版、臺灣《旺報》、人民網、台灣網四單位,于11月24日聯合舉行的“辛亥百年與兩岸關係“徵文頒獎會議,知名臺灣問題專家李家泉也是會議的參加者和受獎者之一。李家泉6日在香港中評社上發表文章説,深感這樣的會議對於鼓勵和推動兩岸的人文交流和兩岸關係的發展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李家泉並在文中説明瞭參加這次會議的感想,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感想之一是,兩岸人民的團結問題。在23篇的徵文獲獎作品中,最引我關注的是臺灣許歷農老先生寫的《願海峽兩岸彼此接納》。他已93歲高齡,原國民黨陸軍退休上將,是女兒代替他來領獎的。對於他的文章,我讀了又讀。他引用了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話:“為了現在和過去糾纏不清,很可能就失去未來。”講得很深刻啊!尤其值得臺灣的一些政客們深思。什麼“臺獨黨綱”、“臺灣主權”,“一邊一國”等等,無非都是外國侵略者為分裂祖國、分裂我中華民族而精心泡製的毒液。那些動輒攻擊別人“傾中賣臺”的人,其實是在掩飾他們自己實實在在的“傾洋賣國”勾當。往年日本的“以華制華”,今日美國的“以臺制中”,其實都是一樣貨色,無非是為了分裂中國,以達到其“分而制之”的目的。作為熱愛祖國的中華兒女,難道我們不應該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嗎?難道我們不應該堅決反對那些昧著良心為著一已之私而競論為外國侵略者的御用工具嗎?
感想之二是,獲獎論文主題大部分都是圍繞孫中山先生救國救民的意旨的,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統一中國,振興中華”八個字。這八個字,實際上也是孫中山先生一生為之奮鬥不懈的行動綱領。而就目前來説,人們對此感到的最大遺憾,乃是兩岸至今仍隔海對峙,未能形成一股強大的統一力量。本次論文獲獎者之一,加拿大華人促進中國統一聯盟主席趙炳熾先生,他在所寫論文中頗有感慨地説:“我們面前的障礙和鴻溝是兩岸分離局面。這個國共內戰遺留下來的殘局,消耗著中華民族的能量,拖慢了我們奔向目標的速度。”他與所有與會代表一樣,是多麼希望兩岸人民和各黨各派都能團結一致,為實現孫中山先生的“統一中國、振興中華”而奮鬥,這樣,就可以把兩岸人民“各自的優勢結合起來”,形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使我中華民族能對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貢獻!
感想之三是,臺灣島內的山頭主義如何整合。日本殖民統治在臺灣搞了五十年的“皇民”化運動,後來李登輝和陳水扁又搞了20年的“去中國”化運動,先後70年的“皇民化”和“去中國化”運動,把臺灣同胞的思想都給搞亂了。直到目前為止,臺灣同胞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仍大有人在。明明是中國人就是不承認,不想承認或不敢承認。臺灣有一個“天王級”的政客,其母親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而他自己卻説不是。你不是中國人,又是那一國人?由於國家認同上的混亂,無政府主義氾濫,小生産者意識膨脹,主張“寧為雞頭不做牛後”的人很多,小小一個臺灣島,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土地,競成立大小多達一百幾十個政黨。黨外有黨,黨內有派,各彈各調,各吹各號,外國勢力和分裂勢力也趁機混水摸魚。面對這樣一個局面又如何談國家統一?更如何談振興中華?為今之計,我認為目前島內的主要問題是國家認同問題,必須以孫中山先生的民族愛國主義來進行宣導和整合。不首先解決國家認同問題,就什麼都談不上。
感想之四是:作為當前島內最大政黨的中國國民黨,應該有自己的歷史責任感和危機感。我的獲獎論文稿是《有無可能實現第三次國共合作》,甚感言猶不是。這裡所謂責任感,就是覺得中國國民黨畢竟是孫中山先生最早創造的政黨,其對當今的兩岸關係更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而在今天這個歷史條件下要完成這個責任,除了與中國共産黨合作外,實在別無任何出路。目前國民黨對此是認識不足的。這就是一種危機。我在臺灣有一個十分愛國的好朋友,他告訴我:如果國民黨不能與中共搞好合作,走統一的路,那就早晚一定會被民進黨消滅,就是説會被民進黨“吃掉”。原因很簡單,你國民黨要在臺灣立腳生存,必須本土化和民進黨化。美國雖愛國民黨,但畢竟更愛民進黨。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將不是民進黨的對手。我相信國民黨是愛國的,愛國也就包括愛臺灣,而民進黨強調的“愛臺”,本質就是“愛臺獨”,相信國民黨和馬英九先生是清楚的。目前的臺灣選舉是重要的,應該重視。但奪得了選舉的勝利,不等於就奪得了未來,我們既要看到目前的選舉,也必須看到選舉後的未來,應該早作思想準備。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