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特稿指出,國民黨選舉中常委,還依據票數排列每個中常委的名次,也因此,洪玉欽當選馬英九黨主席麾下的第一名中常委,是有其“理論上”的意義的。但那只是理論,要問這位競選“立委”連任失敗的前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為何當選國民黨第一名中常委?意義何在?不僅國民黨答不出來,恐怕連馬英九也答不出來。
文章説,馬英九對國民黨的黨務原本就是意興闌珊,他接任國民黨主席關鍵並非為了擴權,而是在於他早已意識到,這個黨有可能成為他貫徹施政目標的絆腳石,他想借由掌握黨機器,就算無法“以黨輔政”,也希望能遏阻“以黨亂政”。
問題在於,國民黨從來都是一個剛性政黨,它不僅有明確黨綱,還有實質提名權,馬英九如果沒有一個極其能幹的黨秘書長,加上一個健全且構思縝密的決策平臺(通常是中常會),權力的極大化極可能變成權力的反噬。
但從這次的國民黨中常委選舉結果來看,馬英九對於黨權選舉都還顯得漫不經心。例如,他似乎還沒有想清楚,國民黨中常會是不是他最後的決策平臺?有哪些決策是他想拿到中常會討論議決的?因為,在這樣的思考前提下,才能對中常會最後的組成結構提前深思熟慮作出規劃;也因此,絕不會選出一個沒有任何一席地方縣市長的中常會。
文章認為,國民黨無法解釋洪玉欽為什麼是“第一名中常委”,也幾乎對於“史上最惡劣”選風束手無策,但這已不是洪玉欽或者眾多參選者的問題了,而是馬英九的問題!關鍵是,馬英九準備好接黨主席了嗎?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