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電影《海角七號》在島內爆紅之際,拍過《悲情城市》的導演侯孝賢日前強調,他讓臺灣的九份地區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有很深的罪惡感。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道的社評指出:這番感觸固然是侯孝賢的悲哀,又何嘗不反映當前臺灣文化上的“一窩蜂”現象。
社評指出,《海角七號》創下超過4億的票房,不但是近年來最成功的臺灣産電影,而且在恒春、滿州、墾丁等地大量取景,使得越來越多的旅客進入恒春半島,絡繹不絕的人潮帶動了觀光熱,卻又造成遍地垃圾,形成嚴重的環境傷害。
這樣的情形與當年因《悲情城市》一片走紅的九份,情形完全一樣。早年九份因金礦沒落,年輕人大量外移,有時整條路上看不到一個人影,因此景觀與自然生態,都維持相當良好。但自《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金獅獎後,九份突然走紅,擠滿尋找電影場景的遊客,而人潮帶來的垃圾與喧囂,使當地的人文景觀,受到嚴重傷害,而山城原有的寧靜,也完全被破壞。更嚴重的是,為了招攬遊客,大量修建民宅,加高樓臺,電影中的若干場景,再也無法見到。
《海角七號》和《悲情城市》,其實並非特例,諸如《羅馬假期》、《櫻花戀》等電影中諸多膾炙人口的場景,都令人嚮往不已,羅馬和京都也因此成為觀光勝地。所以,就理論上而言,電影當然是行銷城市的最佳推手,不過目前侯孝賢及諸多學者專家之所以提出省思,主要是電影大賣固然會創造商機,但是一窩蜂的熱潮,究竟能夠維繫多久?又會帶來多少負作用?誰也不敢預料。
社評説,不止電影如此,就像當年養養拉不拉多、吃葡式蛋塔,也都曾經在臺灣盛行一時,但如今遍地的棄狗和陸續關閉的蛋塔店,都令人不勝唏噓。
社評認為,純就電影來講,《海角七號》無異是成功的,除了開啟臺灣産電影的新希望,也帶來可觀的商機,但他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會使臺灣的電影工業谷底翻身,恐怕還大有疑問。更重要的是,九份的慘痛經驗會不會在恒春重演,不得不令人關切。就事論事,《海角七號》走紅,當然值得高興,不過下面三種心態如果不改變,未來的後遺症就會令人憂心:
一、撿現成的心態:地方政府不能配合電影做整體的規劃,專業管理;觀光業者只是坐享其成,利用電影大發利市;販賣紀念品或名産的商家,也都只想大撈一筆,大家都沒有長遠的規劃與永續經營的心態。
二、看熱鬧的心態:對於電影的本質並沒有深刻的認識,對於導演想要傳達的意念也毫無概念,對於電影中動人的場景,也並沒有認真的欣賞,而只是抱持著看熱鬧的心態。
三、追流行的心態:比看熱鬧心態更有甚者,許多人甚至連電複印件身都沒看過,只是追逐流行,到了各個景點,只是抱著“到此一遊,下車拍照,拍完就走”的心態,既不消費,也不遊覽,更無益於當地的觀光。
社論指出,不客氣的説,如此短視、現實、淺薄的心態,如果不改變,越多的電影只會造成越多的生態遭到破壞,縱然能夠創造短暫的榮景,卻將使許多永恒的景觀,再也無法恢復,其利弊得失,不言可喻。職是之故,在金馬獎頒發之際,我們雖然高度肯定《海角七號》與《悲情城市》等這類影片的拍攝,卻也希望民眾能夠真正愛惜臺灣的自然生態與人文風土,更希望地方政府與觀光業者能夠因勢利導,借電影而行銷地方。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