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黨政分離”是空殼 政策落實才是實際

2008年04月24日 09:23: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版今日刊文説,政治學常謂,民主政治即是政黨政治。政黨有培植人才、選拔人才、研究政策、匯集民意、以及監督或執政之功能。就執政黨而言,政與黨的關係是很難分離的。舉例而言,臺當局的施政若沒有績效,政黨必然會受到牽連,在“立法委員”選舉時就會被選民教訓;同樣的,如果黨內出現了醜聞,政也無法置身事外。總而言之,在政黨政治的原則下,“黨”與“政”不論是在決策上或者在責任的承擔上,都是難以分離的。

 

  日前有媒體報導,已公佈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及“總統府秘書長”詹春柏,仍將繼續擔任國民黨的副主席,此舉可能有讓準“總統”馬英九“黨政分離”的支票跳票。類似之評論,顯然誤解了“黨政分離”之意涵,應予厘清,也希望民眾能對“黨政分離”的概唸有比較正確的認識。

  文章説,在臺灣民主化的進程中,“黨政分離”是一個常被提出來,但又語義不詳,甚至於引伸出許多錯誤觀念的主張。陳水扁在2000年當選時,曾表示不兼任民進黨主席,要做全民“總統”,首度把這種錯誤的觀念灌輸到民眾心中。根據這個邏輯,“總統”兼了黨主席,就不是“黨政分離”,就無法做全民“總統”。事實上,這兩者之間根本沒有任何的因果關係。一個“總統”是不是全民“總統”,真正的觀察指標是他的言行與政策,而不是他是否兼了民進黨主席的位置。言行與政策可受社會公評與檢驗,陳水扁被批評,也多因其政策與言行,經常混淆了“總統”與黨主席的分際,而不是因為有無兼任民進黨主席的關係。換言之,如果一位“總統”兼了黨主席,卻能掌握其中分際,言行恰當,而當局政策也能兼顧全民之利益,那又有何不宜呢?

  主張“黨政分離”者,其實是擔心“以黨領政”。如果是如此,則根本不必反對江丙坤與詹春柏兩位續任國民黨副主席。因為,“以黨領政”的問題,關鍵在於決策的機制。換言之,如果馬當局的決策機制中,並不在黨的組織架構內,那也就沒有所謂“以黨領政”的問題。在這種情形下,江詹兩位續任國民黨副主席,也與“黨政分離”毫無關聯可言了。

  文章認為,在當前的情形下,用“黨政分離”或“以黨領政”這樣的概念來理解當局與黨的關係,都太簡化,以致于嚴重失真。事實上,這種批評是一種時代錯置的謬誤。“以黨領政”之所以會被批評,主要是在極權之中,只有一個政黨控制了當局,而該政黨既無需競爭,也不受監督,因此當局成了黨的橡皮圖章。今天臺灣情形完全不同了,至少有兩個主要政黨在競爭,執政黨也需接受在野黨以及媒體的監督,本質上已沒有“以黨領政”的問題。倘若今天腦中還有“黨政分離”觀念或擔心“以黨領政”的人,恐怕還活在二、三十年前的世界裏。

  就臺灣的現實而言,國民黨也難以領政,但國民黨的意見須納入決策的考慮之中。對馬當局而言,未來的決策機制必然包括“府”、“院”、“黨”、以及“立法院”,才能使政策較周延,並且在有共識的情況下,較易於推動落實。不過,對人民來説,關心的不是決策機制,而是決策的結果,也就是當局的政策。如果政策不符人民的期望,如果政策不能有效落實,“黨政分離”又如何?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