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使用收錄世界學術論文的數據庫,通過調查被其他論文的引用次數分析其影響力。從引用次數在前數10%的論文中,推測出分別屬於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中國、日本研究人員的具體名單。
截至2015年,中國在“電腦科學與數學”、“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領域位居首位,而美國在“物理學”、“環境與地球科學”、“臨床醫學”、“基礎生命科學”領域位居首位。
象徵中國飛越發展的事件是有關超級電腦及暗號技術等與安全保障相關的電腦科學。其中21%為中國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超過了佔17%的美國。而中國在2000年時只不過3%,不到美國的二十分之一。在超級電腦的性能方面,2013年起中國製造的超級電腦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甚至壟斷了前兩名。
中國在被稱作美國看家本領的物理學領域也上升到20%,直追佔26%的美國。中國將投資60多億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是歐洲巨型粒子加速器“LHC”的兩倍,而“LHC”發現了據認為是品質之源的希格斯玻色子。中國在最尖端的粒子物理學領域也有可能成為世界中心。
科研經費與人才支撐了飛速發展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支撐這種飛速發展的是充足的資金與對人才的投資。中國的科研經費在2000年左右政府和民間相加約為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88億元),但到2014年時急劇增加為3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500億元)。而日本則在18至1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100億元至11700億元)左右,中國相當於日本的2倍,已經接近於美國的4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8400億元)。中國除了引進在發達國家留學的海歸人才,還通過留學或外派與國外的研究機構建立了深厚的人脈。
中國進一步發展 日本將落伍
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負責分析的研究員伊藤裕子指出,中國在很多領域超過美國令人驚訝。《日本經濟新聞》認為,目前,美國的優勢仍將持續,但特朗普總統表示將大幅削減科研預算,今後中國的存在感將進一步增強。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日本在擅長的化學領域僅位居第五位,在其他領域也不過第五位到第六位。儘管進入21世紀後日本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為17人,僅次於美國,但基本上都是30多年以前的研究,日本正在落伍於世界。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