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人報》17日報道,澳大利亞華人團體“華人服務社”日前在提交給澳外交部的外交白皮書建議中,敦促特恩布爾政府重新考慮澳大利亞與美國“無可置疑”的戰略同盟,增強與中國的關係,以確保澳大利亞持續的繁榮。該組織稱,澳大利亞應該停止在亞太充當美國的“副警長”一職,因為除了這一職位,澳大利亞還能夠勝任很多重要和積極的角色。
《環球時報》記者在“華人服務社”官網看到,該服務社成立於1981年,為註冊的慈善機構,目前是雪梨唯一一家提供從培幼到護老服務的本地華人小區服務機構。不過,更讓《澳大利亞人報》關注的是它與中國政府的關係。該報稱,該團體2015年年初被中國國務院僑辦正式授予“海外華僑華人互助中心”稱號。
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尼克 比斯利在接受《澳大利亞人報》採訪時説,“華人服務社”的諫言之舉顯示中國政府對海外華人組織的軟實力影響。“中國政府明顯在做工作,塑造澳大利亞輿論,促進中國更加積極的形象以及讓澳大利亞疏遠美國。”
因建議澳中友好遭到質疑,在澳大利亞並非首次。去年8月,前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主席黃向墨被澳媒批為“來自中國的政治獻金捐款者”。被迫辭去反對黨前座議員的澳大利亞工黨參議員薩姆 達斯季亞裏被爆曾公開呼籲澳大利亞尊重中國在南海的領土訴求——這一立場與他的政黨正相反。
在回應《澳大利亞人報》的説法時,“華人服務社”監事長拜彭説,該組織只是獲得中國政府嘉獎的一家非營利機構,“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是中國政府認證的機構,我們獲頒稱號僅僅因為我們服務華人社區,中國政府的表揚與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和政客對我們的讚賞一樣。”
澳大利亞華裔學者、盤古智庫學術委員雪珥17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近年來,澳政界、學界對外交戰略和政策的反思不絕於耳,其中如何處理澳中關係與澳美關係是關鍵。特別是特朗普第一次以總統身份與澳總理通電話時的表現,對澳民意刺激很大,進一步促進澳國內推進更為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呼籲。因此,當地華人團體發出類似的聲音不是特別現象。
雪珥説,澳媒借此引申暗示中國軟實力滲透,有損媒體的專業精神。但他同時提醒,放棄澳美同盟的建議既不現實,也與中國政府的立場相左。中方多次表示,澳大利亞是中美“共同朋友圈”中的重要一員,可以繼續做美國的盟友,同時做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華社在參政時應該多為澳中關係大局考量,少喊口號,以免務虛名而招實禍。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