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外媒:日本充分就業為何未讓僱員受益

2014年09月17日 14:38:00  來源:新華國際
字號:    

   英國金融時報網17日發表該報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的題為《日本充分就業為何未讓僱員受益》的文章。文章説,日本勞動力市場正在上演一些奇怪的事情。目前失業率為3.7%。最近,失業率最低曾降至3.5%,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幾乎稱得上完全就業。(失業率上升只是因為以前那些就業意願喪失者正涌入勞動大軍。)

  人口狀況助推了這種趨勢,生於嬰兒潮時期的退休人員數量現在超過了開始就業的千禧一代。現在每100個求職者有110個工作崗位可選擇,這是20年來的最佳比率。在一些行業(包括卡車駕駛和醫療),僱主無論如何都招不到人。建築工地工頭嚴重短缺,因為建築公司在加班加點,重建被海嘯摧毀的海岸,以及為東京2020年奧運會做準備。今年夏季,由於無法雇到足夠多的員工,一家專營牛肉飯的連鎖餐廳被迫將其約2000家門店關閉了十分之一。

  你原本會認為,薪資因此會瘋狂上漲。但不幸的是,對於日本而言,你錯了。企業正賺著創紀錄的利潤,日本政府一直追著要求它們分享成果。一些企業雖然適度上調了薪資,但不足以跟上通脹的速度,由於貨幣刺激以及消費稅上調3個百分點,日本物價一直在上漲。

  可能勞動力市場的緊張最終在産生影響。今年7月,正式員工的現金收入大增2.6%,為17年來最高。但很多是以現金獎金的形式發放,而非讓員工獲得長久信心的基本工資。

  日本薪資似乎不會對一般的市場壓力作出回應。為什麼呢?這一難題植根于勞動力市場的結構變化。與普遍看法相反,日本的勞動力大軍特別靈活。除了受到保護的終身工作者(這在當今已是相當罕見了),近40%的勞動者都非常靈活。他們從事薪資較低的工作,領取時薪。福利幾乎不存在。對於多數此類勞動者(有時被稱為無産階級)而言,失業近在咫尺。

  當然,日本很難説是唯一一個就業市場出現這種兩極分化的國家。在技術和外國廉價勞動力隨時可充當替補的情況下,從事非技術或半技術工作所能要求的薪資自然較低。然而在日本,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尤其棘手的問題。要讓通貨再膨脹發生作用,薪資必須開始與通脹同步上漲。但勞動力中的散工現象正在讓這個過程短路。此外,屬於無産階級的人們更不可能結婚和生育子女。如果日本要解決其人口問題,它必須解決這個勞動力問題。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