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經濟

把握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的機遇和路徑

2012年02月21日 10:30: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加快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科學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在計劃經濟時期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歷史性貢獻的“煤城”、“銅都”、“林海”等資源型城市,大多形成了過於依賴資源的發展路徑,隨著資源逐漸枯竭,發展普遍陷入困境,迫切需要加快轉型。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資源枯竭城市應抓住機遇,加快轉型。

  資源枯竭城市轉型面臨難得機遇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幫助資源枯竭地區實現經濟轉型。“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促進資源枯竭地區轉型發展,增強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近年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外需不足問題,我國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基點,資源枯竭城市轉型面臨難得機遇。 

  認識不斷深化。我國探索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已走過10年曆程。國家先後批准實施了三批試點城市,給予政策支援,並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各級黨委政府、學術界對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問題進行了不懈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對轉型的認識不斷深化,涌現出一批成功轉型的典型,為推動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參考。

  政策措施完備。《國務院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任務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央財政設立了針對資源枯竭城市的財政轉移支付。國家發改委設立了資源型城市充分吸納就業、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接續替代産業專項,並提出要探索建立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國家開發銀行設立了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專項貸款。此外,一些地方還探索建立了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準備金制度等。

  工作機制健全。目前初步建立了國家有關部門共同推動、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資源型城市為主體的上下聯動、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為各項政策的落實和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的有序推進提供了保障。國家發改委在東北振興司設立了資源型城市發展處,負責推動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國家其他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都在各自領域對資源枯竭城市轉型予以支援。

  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的有效路徑

  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提升區域競爭能力。以加快轉方式、擴內需為契機,著力發展接續替代産業,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引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充分挖掘和發揮現有工業基礎優勢,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裝備水準,加快重點行業、重點骨幹企業的技術改造,加速實現由資源優勢向發展優勢轉變。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形成三次産業協調發展的産業格局。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增強經濟發展活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重點國有企業跨所有制、跨區域重組,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大力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積極推進主輔業分離,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發揮後發優勢,實施二次創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用活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全面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主動承接國際和沿海地區産業轉移,不斷增強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構建民生保障體系,凝聚轉型發展合力。從群眾最直接、最緊迫、最現實的需求出發,貫徹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積極擴大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扶持勞動密集型産業發展,鼓勵發展中小企業和民間投資,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吸納就業中的作用。抓住國家推進城鎮化、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的機遇,做好礦區、林區的棚戶區改造,實現住有所居。採取有效措施消除貧困代際傳遞現象,特別是改善礦工子女受教育條件。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失業、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險制度,擴大覆蓋面,保證各項社會保險金按時足額發放。通過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激發幹部群眾支援轉型、參與轉型、投身轉型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汪曉文 楊光宇)

[責任編輯:樊玉嬌]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