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無人超市”陸續在全球各地出現,國內的一批無人便利店品牌接連出現並且在商用化方面領先全球。沒有了人工成本,“無人超市”的價格到底怎麼樣?北青報記者近日在北京首家“無人超市”怡食盒子內隨機抽選了十款商品,將其價格與大賣場和社區型超市比較,發現十件商品價格無一勝出。即便與“7-11”等人工成本極高的24小時便利店比,價格優勢也不突出。甚至不二家棒棒糖20支粉色裝,“無人超市”要比普通超市貴5.7元。
網友吐槽,由此看來,“無人超市”房租和人工成本大幅降低了,但並沒有讓利給顧客。這麼貴的價格,不僅大伯大媽不會來,就是新潮人士,除了趕趟時髦外,很難説會常來光顧。畢竟,價格就是真金白銀啊。所以很多人懷疑,“無人超市”的模式能否持久。
“無人超市”價格為什麼高?我以為不外以下兩方面原因。首先,按照目前的技術來講,無人超市的運營成本其實非常高。業內專家指出,無人超市離不開人工智慧、人臉識別、物聯網、移動支付等技術的發展。雖然不再需要人工駐店,無需人工結賬,節約人工成本。但是,自助收銀等設備昂貴,一台既可以掃描一般商品,又可以掃描二維碼做各種行銷,支援各種讀卡器,指紋識別機器的自助收銀設備動輒幾十萬元,這還不包括實施二次開發、維護及損耗等費用。另外需要專業技術人才進行監督、商品管理及後臺維護,技術成本增加。這些自然導致商品價格過高,所以在降低總體成本方面的優勢在短期內不會很明顯。
其次,進“無人超市”消費的目標用戶人群畢竟目前還是比較狹窄,對自助操作設備陌生的人自然對“無人超市”望而卻步,所以目標消費人群主要還是集中在白領身上。既然消費人群狹窄,消費總量不大,那麼勢必就要在商品利潤率上下功夫。就如怡食盒子所公佈的數據,該店一日的營業額達到1500元就可以盈利,這説明它的利潤率勢必定的比較高。這也是“無人超市”商品價格高企的另一原因。
但就此將“無人超市”一板斧拍死,似乎為時過早。“無人超市”為何被各大電商看好?究其原因,可歸納為傳統零售業人力成本的上升和網際網路流量紅利的消失。網際網路時代,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投射出了等量的流量紅利,然而,隨著市場逐漸飽和、流量紅利逐漸消失,電商零售的經營成本逐年上升。面對現實,連接線上、線下的“無人超市”成了電商轉型的“新藥方”。國內人力成本的上升有目共睹。日本推出無人便利店計劃,也就是因為日本的人力成本實在太高了,而中國的零售行業,未來勢必面臨同樣的問題,早佈局早謀劃不是件壞事。
“無人超市”今天價格高,不等於以後也價格高。因為如果“無人超市”真能推廣開來,購買設備的商家多了起來,自助收銀設備等硬體的價格自然會降下來;當新的消費習慣培養出來,習慣自助消費的人群多起來後,一般的商家自然不會將毛利潤率定得那麼高。新事物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等他們解決了自身的問題後,世人再下定論不遲,當年,蒸汽火車剛出來時也就是比馬車快點而已。我想,毋庸置疑的是,科技最終還是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便利!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