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泉州市民黃女士反映稱,在池店橋南片區新加坡城小區10號樓下新開了一家火鍋店,商家每天現場宰殺活牛,場面血腥。火鍋店負責人雷先生回應稱,“這是我們剛開業用來吸引顧客的,我們是開火鍋店的,不是賣牛肉的,以後都不會再在店門口宰殺。”(3月25日《泉州晚報》)
每個人都有熱愛生活的權利,“吃貨”從來都不會缺乏對美食的消費熱情。“當街殺牛”不僅吸引了過往路人的注意力,也傳遞出“現場宰殺牛肉新鮮好吃”的符號資訊。在“舌尖上的安全”屢屢失守的當下,“當街殺牛”有助於消除消費者的安全焦慮,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新店開張,商家往往都會想方設法地打開局面、提升名氣;“當街殺牛”作為一種行銷手段,有助於吸引眼球、製造話題效應,實現“廣而告之”。儘管“當街殺牛”做好了後期的清潔和消毒工作,但當眾開膛破肚的血腥場面卻遭遇了一些人的不認同與批評質疑,成為輿論場的“靶心”。
從古至今,在一些人的腦海中,存在著一種飲食上的“文化墮距”,即認為出其不意地宰殺動物,會帶來無與倫比、美妙絕倫的味蕾體驗,讓食客體驗到前所未有的美味享受。為了更好地滿足口腹之欲,為了吃得與眾不同,為了用“吃”上的差異來建構身份認同和階層區隔,一些人默許、縱容野蠻、殘忍地對待動物並樂在其中、引以為榮。“每一食羹即殺數百隻鵪鶉”,宋朝宰相蔡京這樣的“吃貨”,對於動物來説無疑是一種災難。
“當街殺牛”表面上有助於證明牛肉品質出色,實際上卻可能事與願違。當活牛處於突然的恐怖和痛苦狀態時,腎上腺激素就會大量分泌,導致牛肉的品質大大下降。在一些發達國家,隔離宰殺不被同類看到、宰殺要快、必須使用電擊法等,保留住動物最後的尊嚴,已經成為一種通行的做法。這不僅有助於呵護動物尊嚴,也有助於保持肉類的品質。
著名哲學家康得認為,動物是工具,人是目的。但他同時認為殘酷對待動物毒害心靈,不利於道德和仁慈。“當街殺牛”讓不少市民在情感上和心理上難以接受,根源於它背離了基本的動物福利——善待動物,減少動物不必要的痛苦;建設一個“動物友好型”社會,讓動物少承受饑渴、疾病、傷痛、恐懼的困擾;這樣的動物福利,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價值認同。
伴隨著社會變遷,我們的一些價值觀念也要與時俱進地重塑與更新。不論是販賣野生動物,還是“當街殺牛”,只有讓陳舊的生活方式和滯後的價值觀念及時地適應社會新變化,才能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呵護動物福利。只有讓動物福利得到更多的價值認同,“當街殺牛”才會越來越少。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