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尊重規律,邁向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電影強國

2017年03月09日 12:49: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3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中影股份有限公司調研,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準確把握當前我國電影發展的形勢,以《電影産業促進法》正式實施為契機,堅定信心、乘勢而上,拿出有力有效舉措,提升電影創作品質和水準,推動電影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加快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從2003年啟動立法到2016年審議通過,《電影産業促進法》逐漸成型的這十多年,恰是中國電影飛速發展、結滿碩果的十多年——電影銀幕從不足2000塊到突破4.1萬塊,觀影人次從7000萬增至13.72億,票房從10億元升至457億元……中國已經坐穩了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交椅”。如今,隨著電影産業促進法3月1日起正式施行,進入“有法可依”時代的中國電影,無疑迎來嶄新機遇。

  電影産業促進法被公認為“我國思想文化領域一部具有創新意義的立法成果”“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座里程碑”,它的實施,對促進電影産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顯然具有劃時代意義。比如,首次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寫進法律。再比如第四條規定“尊重和保障電影創作自由,倡導電影創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鼓勵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電影”……所有這些,對廣大電影從業者勢必起到目標引導和價值激勵的效果,推動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出更多優秀的電影作品。

  “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全球電影人嚮往的熱土,成為投資人的必爭之地。”有業內人士如是判斷。此非虛言,無論從電影總票房、銀幕數還是觀影人次,特別是前景可觀的市場潛力看,中國電影確有驕傲的資本。但也應該清醒看到,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我們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比如,2015年度國內每人平均觀影只有1次,遠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的4次左右。單論總票房,有朝一日我們趕超美國或非難事,但與美國成熟而先進的電影工業體系相比,我們差距明顯,據統計,2015年,我國國産影片海外銷售收入僅27.7億元人民幣,而美國電影海外票房及其相關衍生品帶來的收入高達數百億美元。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曾強調,在文藝創作方面,存在著有數量缺品質、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電影業顯然並不例外,當前,我們呼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技術精良的電影作品,更需要太多叫好又叫座的電影精品。電影作品要實現從數量到品質的跨越,從高原到高峰的邁進,就需要深化電影産業供給側改革,打造更加繁榮、公平、有序的電影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電影從業者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市場規律。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導演尹力坦言,“講好中國故事,我們首先要尊重藝術規律,尊重電影規律,尊重市場規律。”無獨有偶,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喇培康也表示,“按市場規律去策劃、製作、行銷我們的電影,才能使電影獲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才能實現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的歷史性跨越。”在尊重市場規律和藝術規律的前提下,提高原創能力,發揮工匠精神,在與國際領先的藝術經驗接軌的同時,消除自主創新乏力的尷尬,中國電影市場勢必更加繁榮。

  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這是一條註定艱辛的跋涉,卻是我們堅定不移的目標。電影産業促進法的施行,開創了中國電影新紀元。據報道,相關部門已將2017年定為“創作品質促進年”和“市場規範年”。規範與促進並舉,向市場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中國電影就將帶給觀眾、帶給世界更多驚喜,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電影強國就會出現在不遠的未來。

[責任編輯:李帥]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