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光明日報:傳統戲曲更需關注“小眾”

2017年03月03日 09:10: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傳統戲曲更需關注“小眾”

  “我最願意看的是一個人蒙了白布,兩手在頭上捧著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黃布衣跳老虎。”這是魯迅小説《社戲》對傳統戲曲惟妙惟肖的描述。看社戲是傳統上老少咸宜的文化活動,它不光為觀眾提供了一場戲曲演出,也起到了居民社會交往、商業貿易、文化傳播、宗教儀式等多方面的作用。但是,如今在隱藏于市井陋巷的戲臺子前,那些聽得起勁的觀眾多半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

  春節過後,有記者在昆明和柳州實地探訪了兩個民間劇團,發現劇團難以靠門票收入維持,常常需要演員們貼上自己的退休工資進行演出,另外還依靠一些觀眾的資助。這只是中國地方戲曲面臨危機的一個縮影——專業演員稀缺、經典劇目面臨失傳、經營不善、受眾群體狹窄,這些問題讓一些地方特有的傳統戲曲岌岌可危,就像它的表演者和欣賞者一樣垂垂老矣。

  當前,傳統戲曲有兩個較為極端的發展方向。一是諸如京劇、崑曲等極個別主要戲種成為公認的高雅藝術,政府支援的專業表演機構使其維持較高的藝術水準,知識群體的關注又為其增添了精英文化的屬性,它們被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張名片而受到重視。二是大量生存在民間的地方戲曲,它們沒有雄厚的財力支援,更沒有專業的表演團體,儘管一些地方也試圖保護這些劇種,但是更多的是施以博物館式的保護,這使得它們像化石一樣失去了生命力。

  傳統戲曲源自民間,其歷史上的發揚光大也在民間,讓這樣的藝術形式煥發生機,同樣離不開民間的認同與滋養。

  一些人理解傳統文化存在誤區。他們認為,凡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遺産,就不能有絲毫的改變,必須原封不動地在當代演繹傳統文化。或許,這有助於維持其經典性,但是,這種價值取向決定了對傳統文化的欣賞是小眾的、精英化的。這種思維,名為保護傳統,實則是將傳統與現實割裂,終將使得傳統文化被歷史塵埃所湮沒。

  傳統戲曲要吸引新的受眾特別是年輕人,有必要在保留精髓的基礎上與時俱進。近日,上海音樂廳推出的三場跨界音樂會給出了有益的啟發。表演者將爵士樂與評彈相結合,把鋼琴與崑曲置於同一舞臺,把古樂器笙與電子樂、多媒體、打擊樂、混合室內樂融合。開展這些表演創新的都是青年藝術家,他們力圖用年輕人理解和喜愛的方式傳播傳統戲曲的文化元素。

  文化始終處於動態的演進過程中,抱殘守缺只會讓文化隔絕於世。搶救式、標本式的保護當然在特殊情況下必要,但是也可能吃力不討好,至少無法實現傳播的初衷。戲曲文化要重新在民間流行起來,一方面要放下架子,不計較陽春白雪還是下裏巴人,以觀眾喜愛為藝術創作的追求;另一方面要謀求藝術形式的融合與創新。在歷史上,傳統戲曲可謂是當時的流行音樂,為什麼不能借鑒當代流行音樂的特長,使其在更多人的播放列表裏流行起來?

  保護和弘揚傳統戲曲藝術,僅靠政府背景的支援遠遠不夠,還要善於借力打力,讓活躍在民間的文化人、表演愛好者與觀眾參與,尤其要創造機會吸引年輕人。一張照片、一段視頻、一組漫畫、一篇微信熱文,都可能成為傳統戲曲發展的契機。其實,年輕人並不是對傳統藝術不感興趣,而是因為它們與自己生活在不同“宇宙”。讓傳統戲曲進入年輕人的視野,就需要其主動改變話語方式,唱響在屬於年輕人的“宇宙”中。

  (作者:王鐘的)

[責任編輯:郭碧娟]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