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網紅美食”何以安全重出江湖

2017年02月20日 15:22: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據悉,上海兩家草根餐飲之所以能夠重新飄香街頭,是上海黃浦區市場監管局牽手網路訂餐平臺“餓了麼”共同扶持的結果。這是一次兼顧法與情的監管創新之舉。對明顯存在證照問題的小餐飲予以關停整改,此為法之所在。通過政企聯手予以扶持,使其合規化,更加用心於美食傳承,此為情之所繫。世上事,無非情與法二字。于法無虧,于情有益,監管創新不能突破食品安全的底線,但也應開拓更多的空間。

  當然也不能不看到,上海兩家草根餐飲的命運反轉,在某種程度上與它們同屬“網紅美食”不無關係。那麼在未被媒體關注到的地方,是不是還存在著更多的阿大蔥油餅或夢花街餛飩?在網上被熱捧的“蒼蠅館子”,是不是都能滿足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在傳統的美食文化之外,隨著“網際網路+”帶動的創新創業熱情高漲,食品安全領域的監管如何情法兼顧,不傷及“雙創”環境與熱情,也依然考量著政府的治理能力。

  尋求市場與監管的“最大公約數”,關鍵還在監管創新。這不僅需要監管部門順時而變,順勢而為,更需要引入社會共治理念。共治意味著不再是單向的規制與被規制的關係,只有市場參與各方均秉持開放的心態,通過協作與溝通,才能最終有益於社會性的創新與發展。上海政企聯手扶持草根餐飲合規化的努力,正是政府監管職能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間的一次有效協作,這種基於社會共治的創新,值得人們思考和借鑒。

  以監管創新來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最終有利於保護市場活力,提升監管效力。這也正是中央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所倡導的:針對目前改革中仍存在的不到位、不配套、不銜接等問題,必須進一步轉變理念,持之以恒進行政府自我革命,以壯士斷腕精神把“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

下一頁【延伸閱讀:“網上吃飯”需警惕】

[責任編輯:韓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