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民意的底色是“正能量”

2016年12月20日 11:13:2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再小的聲音,都是時代的迴響。

  網際網路深入生活,人們在這個平臺上發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訴求,哪怕是只言片語,也都刻下時代的印記,形成社會的合唱。無數細小的聲音匯聚成洪流,在關注、表達中推動著國家和社會前行。

  2016年,眾聲喧嘩之中,我們能聽到時代怎樣的旋律?高歌猛進之時,又能看到社會怎樣的脈動?本報今起推出“2016輿情觀察與思考”系列評論,與你一起回望2016年那些我們曾聆聽、將記取的聲音,感受輿情的走向、人心的力量。——編 者

  每個人的表達匯成了心靈的洪流,讓正能量從虛擬空間中奔涌而出,激蕩在我們朝夕于斯的土地上

  365天的日升日落,將無數人、萬千事濃縮成一圈年輪。即將過去的2016年,億萬網民在網際網路的言説,匯聚成一個巨大的聲場。恰如時間和重力能澄清泥沙俱下的渾濁,回望2016年的輿情,一個最明顯的感受是:即便仍有不同立場、不同觀點,即便仍有“槽點”、仍有“失焦”,“正能量”卻正在成為輿情的主流、民意的底色,在滄海橫流之際“透出人心向上的力量”。

  有這樣一個小視頻:很多節拍器放在一起,雖然啟動時間不同、節奏不一,但在強大的共振之下,慢慢統一了節奏,一片嘈雜最終變成讓人震撼的鏗鏘聲響。幾年來,輿情的節拍也如這般日漸清晰。中國網民都已是“老司機”,在閱讀時代中學會了閱讀內心;而網際網路管理也日漸規範,在堵與疏之間激濁揚清。2016年,如果你曾轉發“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圖片,如果你曾跟著《馬克思是個九零後》一起哼唱,如果你曾資助過那些陷入困境求助的人們……那麼,向你致敬,你就是輿情正能量的生産者、傳播者,你就跟千千萬萬網民一起,以蓬勃的朝氣、厚重的底氣,在一步一個腳印中推動著社會的前行。

  毫無疑問,網際網路正重塑著當代中國的精神價值。這一年,郎平帶著女排時隔12年重登奧運之巔,中國精神讓多少人熱淚盈眶;這一年,“胖五”“天宮二號”“墨子號”升空,中國紀錄讓多少人熱血沸騰;這一年,“中國航海第一人”郭川不幸失聯,“金孔雀”余旭將美麗定格長空,聶樹斌沉冤21年終得昭雪,中國面孔讓多少人心潮澎湃……有人説,“刷”可謂中國2016年年度漢字,從移動終端到人工智慧、從紀錄到速度、從刷洗冤屈到刷新形象,“刷”出的是時代最生動的速寫。無數人為了這些人、這些事,為了這個國家、這個時代,歡呼、吶喊或者哭泣,以一次次點擊轉發,“刷”出了自己的存在感。“蜂群的聲音是春天的腳步”,每個人的表達匯成了心靈的洪流,讓正能量從虛擬空間中奔涌而出,激蕩在我們朝夕于斯的土地上。

  這樣的正能量,不僅關乎時代的前進,更關乎心靈的成長。一張照片,成為冬日裏的暖流:漆黑的路上,男子騎三輪車載著一個頭髮花白的老人,一輛警車打開大燈緩慢前行,為他們照亮前路。類似的“熱鏡頭”,一年來在網際網路上如漣漪般蕩開:懷孕幾個月的醫生累得倒地睡著,公交車司機昏迷前最後的動作是踩剎車,杭州協警車流中準確預判塌陷位置……網友為什麼會被這些普通人、平凡事所打動?正因為他們讓普通的人生呈現出另一面,讓我們的時代看到了另一種可能,生命的價值得以彰顯,人生的意義得以超越。博眼球、求關注者仍然甚多,但當網路成為我們賴以棲居的精神家園,對主流價值的期待也日漸彰顯,人們在這裡尋找娛樂也尋找感動,尋找慰藉也尋找力量,尋找著確定不移的價值,尋找著為何出發的初心。

  約30年前,北京大學教授錢天白髮出了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到今天,年輕人已經成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很多人曾認為有堵“次元墻”,隔在網路“二次元”與現實“三次元”之間。但2016年的輿情或許表明,年輕人主動感受著時代,他們在與國家、與社會、與他人的對話中,讓家國情懷超越“次元壁”,成為青春的一部分。2016年,看大勢,反腐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累計播放量超千萬,全面從嚴治黨引來廣泛點讚;説大事,長征勝利80週年、建黨95週年,微博相關話題總閱讀量超10億,“不忘初心”成為流行語,“半床被子”打動年輕網友。南海仲裁案等事件中,“愛國”二字更是在90後的心底激起最強烈的情感。這一代人見證了國家發展、國力強盛,對國家和民族充滿自豪,樂於傳播每一點進步和每一份感動。當年輕一代更多地把視線從風花雪月轉向“星辰大海”,也就在與時代的同頻共振中完成著自身的蛻變與成長。

  “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是總有人能看到這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在聲氣相求的網路,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人看到心中的火、點亮眼中的光,延伸“紅色地帶”,唱出“最美和聲”,一起見證、參與並改變這個時代。

[責任編輯:郭碧娟]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