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別讓年輕人“昏昏欲睡”

2016年11月28日 10:46:5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創造好的條件和環境,還是為了年輕人能自主地“動起來”,在代際更疊中發揮才情、貢獻智慧

   日本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日本企業面臨“員工荒”。人手短缺導致休假減少,並對公司內部人際關係産生消極影響,進而加劇工作環境惡化。這又反過來導致員工離職,人手更加短缺,形成惡性迴圈。調查給出的解釋是:日本本就出生率低、老齡化嚴重,而年輕一代又對工作不感興趣。

   年輕人缺乏主動性,與激勵機制不到位有很大關係。經歷了數十年的經濟停滯後,日本年輕人正變得“非常保守”,日本文化對失敗者欠缺寬容,被認為是創業者們面臨的最大障礙;企業長期實行的終身雇傭制和年功序列工資制,極大束縛了年輕人的闖勁。而放眼世界,這種情況並非日本獨有。比如歐洲一些國家的高福利和高養老金,不僅影響了年輕人的工作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財政負擔。

   為了吸引年輕的千禧一代,喚起他們進入職場、自主工作的熱情,不少企業開始積極構建符合年輕人口味的企業文化和工作氛圍。文件儲存公司Dropbox斥鉅資把總部改建成年輕人的“遊樂場”,上級鼓勵員工暫時將工作拋在一旁,可以在公司裏滑滑板、騎滑板車,還能玩樂高積木。這些元素的融入,把原本枯燥、單調的公司環境改造得妙趣橫生,既融洽了團隊氣氛,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共用、協作理念為每一名員工所熟稔。

   “年輕,沒有什麼不可以”。作為美國網際網路科技産業的重要孵化地,矽谷信任和推崇年輕人,融入所有企業的血脈。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曾直言不諱:“我想強調年輕和技術的重要性,年輕人要更聰明。”年輕富有活力,在矽谷不僅是可以炫耀的資本,更是科技公司招聘人才時共同遵循的一個重要標準。有數據顯示,Facebook、Google等公司的員工年齡中位數為30歲,甚至更低。在這些科技大佬眼裏,一支朝氣蓬勃的年輕隊伍,意味著人才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顛覆陳規的創造精神。

   不僅企業要發力,如果政府層面也能順勢而動,年輕人施展抱負的舞臺就會更加廣闊。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曾對比研究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就業和教育領域的8項指標,結果顯示瑞士排名最高,德國位居第二,而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兩國政府採取的“雙重教育體系”。職業培訓體系與公共基礎教育體系並駕齊驅,年輕人擁有更多擇業機會,甚至可以依據個人的興趣和潛質在兩者之間自由切換。企業選擇年輕人也更有針對性,可以在不同級別和類型的技術或管理類人才中酌情挑選。靈活、全面的教育體系,在為企業培養新型人才的同時,也降低了年輕人的失業率,有效提高了社會整體競爭力。

   一個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社會,需要政府、企業和學校共同協作、相互支撐才能形成。歸根結底,創造好的條件和環境,還是為了讓年輕人能自主地“動起來”,向著“星辰大海”,在代際更疊中發揮才情、貢獻智慧。畢竟,一個連年輕人都“昏昏欲睡”的社會,註定是沒有希望的。(康 岩)

[責任編輯:郭碧娟]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