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一個人的編輯部”照亮了什麼

2016年09月19日 10:15:0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新聞工作依然葆有那些不能僅憑金錢去衡量的價值,那就是用自己的工作去記錄和推動時代的進步

  辦一份正式發行的報紙需要多少人?《史凱威新聞》給出了答案:1人足矣。最近,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邊陲小鎮史凱威的一家地方報紙引發關注,其運營者蘇珊阿西婭分飾記者、編輯、設計、排版、發行等多角,憑一己之力出版包含16個版面的雙週刊,還兼顧報紙網站、社交媒體等平臺的更新維護。

  “新”,可謂新聞業的基因。有人説,在報紙時代,“昨日”發生的就是新聞,而在網路時代,對正在發生的新聞進行同步報道才叫新聞。大眾化報業曾宣告現代傳播的誕生,見證了人類社會的變遷,現在也正體味著這個行業自身的興衰榮辱。在傳統報業遭受新媒體加速衝擊的背景下,“一個人的編輯部”彰顯的信念與堅守,令人感佩。同時,這也像某種隱喻,預示著在媒體融合時代,社會將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全能記者”“超級記者”。

  自從網際網路“飛入尋常百姓家”,新聞傳播業態不斷改變,公眾媒介素養日益提升,人們對新聞傳播的觀念、態度和期待,也大為不同。凡此種種,都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賽場邊就已出現“背囊記者”。這些記者的背包裏,裝備了錄音筆、錄影機、筆記型電腦等多媒體設備;他們不再被細分為文字、攝影或出鏡記者,而是同時承擔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工作任務。

  微軟全國廣播公司的普勒斯頓門登霍爾,便是一位標準的“全能記者”。他曾歷時半個月穿越阿富汗,發回大量的文字稿件、靜態照片、錄音錄影。而供職于美國媒介綜合集團的女記者傑姬巴倫,則堪稱一位“超級記者”。她在採訪聯邦案件時,標準工作流程常常如此:清晨,為網站撰寫介紹案件情況的專欄文章;上午,通過電話連線給電視臺發去最新報道;下午,編制一檔晚間電視節目;晚上,再給第二天出版的報紙寫一篇新聞稿。

  “全能型”“多面手”等標簽,反映著媒體融合的趨勢,也意味著傳統的專業知識界限、專業技能界限都在被突破。因此,如何讓新聞工作具有更強的開放性、相容性,更好適應融合時代的需要,成為極具挑戰性的課題。事實上,著名的密蘇裏新聞學院早在2005年春,就已開始招收“融合新聞”的本科生、研究生。時代告訴準備投身該行業的人們,只有成為采編、播音、主持、製作等多方面的行家裏手,既熟諳新聞傳播規律又具備全媒體傳播能力,才能在“融”媒體環境中游刃有餘。

  美國學者菲利普邁耶曾提出“報紙消亡論”,並預測“2044年10月,最後一位日報讀者將結賬走人”。儘管報紙最終會否消失尚存爭論,但報業的萎縮的確在全球範圍內真實上演。即便在讀報習慣穩固的日本,兩大巨頭《讀賣新聞》《朝日新聞》也很難再重溫千萬級別的發行量。

  然而,觀察今年4月第100屆普利策獎公佈的獲獎名單,報紙仍然包攬了其中大部分獎項。儘管身處動蕩與變革之中,但在“收入性價比”之外,新聞工作依然葆有那些不能僅憑金錢去衡量的價值,那就是用自己的工作去記錄和推動時代的進步。而這也正是“一個人的編輯部”之所以贏得掌聲的根源。 (李浩燃)

[責任編輯:郭碧娟]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