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工人日報:讓殘疾人權益保障“上頭條”】
工人日報 2016.09.13 原標題:【社評】讓殘疾人權益保障“上頭條”
讓殘疾人平等地參與體育運動,是為了讓全社會更多地關注殘疾人的生存和發展,呼籲更多人參與到保障殘疾人權益、提高殘疾人生活品質、拓寬殘疾人發展通道的事業和行動中。
據央視報道,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行的殘奧會中,中國軍團領跑獎牌榜。第四個比賽日結束後,中國以39金30銀23銅共計92枚獎牌位居獎牌榜首位。
中國殘奧軍團的成績令人讚嘆。儘管從純粹的獎牌數量和成績的角度,因設項的特殊性,直接將奧運會與殘奧會進行比較並不合適,二者的“含金量”也確實不同,然而,若論關注度,殘奧會似乎開得過於“平靜”——各類媒體的相關報道不多,幾乎沒有形成什麼熱點話題,也沒見哪個運動員的表情、言論被廣為傳播,以至於有媒體用了這樣的標題——“我們欠他們一個頭條”。
人們對殘奧會與奧運會的關注度不同,情有可原。一來,奧運會歷史更悠久,剛剛結束的裏約奧運會是第31屆夏季奧運會,而裏約殘奧會是第15屆殘奧會;二來,從賽事的精彩程度、激烈程度來説,奧運會的觀賞性無疑更勝一籌。
然而,若論殘奧會應該被給予更多關注,理由同樣充分。
首先,從對“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的踐行上來説,殘奧會和奧運會無疑是一樣的。殘疾人運動員雖然不能像健全人一樣完美地進行比賽、挑戰極限,但他們創造的是自己的“最佳”,也是所有殘疾人的“傲驕”。提起奧運會,被傳為佳話的是,1984年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實現了中國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但很少有人知道,在1984年的殘奧會上,中國盲人姑娘平亞麗、趙繼紅分別奪得女子B2、B3兩個級別的跳遠金牌,比許海峰的奧運會首金還早1個月。
其次,若論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詮釋,某種意義上説,殘奧會運動員與奧運會運動員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樣是頑強拼搏、堅持不懈、刻苦訓練、團結協作,殘疾人所需克服的困難和障礙更多。無論汗水還是智慧,他們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