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拔罐紅了,中醫贏了嗎?

2016年08月19日 13:41:5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中醫無國界,技術有歸屬。中醫藥走向世界,必須爭取國際話語權,築牢“防火牆”,烙上“中國印”,讓中醫藥這座寶庫永遠姓“中”

  在裏約奧運會上,美國著名游泳運動員菲爾普斯身上的“中國印”引人注目。他這樣解釋拔罐的妙處:“比賽之前我覺得身上有點酸痛就拔了一次,我身上還從來沒出過這麼黑的印,印子就出現在疼得最厲害的地方。”

  除了菲爾普斯,體育界喜歡拔罐的“粉絲”不在少數。例如,美國體操運動員納杜、游泳運動員庫格林,白俄羅斯游泳運動員桑科維奇,都是拔罐愛好者。許多參加裏約奧運會的運動員露出拔罐後的印記,或淡或濃的暗紅色,在背部、在手臂、在額頭,格外引人注目。

  拔罐走紅,並非偶然。以菲爾普斯為例,他共獲得奧運金牌23枚,本可享受全球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偏偏拔火罐讓他欲罷不能,原因在於其無可替代的療效。除了拔火罐之外,針灸、推拿等中醫療法已經成為全球體育界運動康復的重要手段。儘管東西方文化有差距,但中醫神奇的療效有目共睹。據最新統計,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民間有句俗話:“刮痧拔罐,病去一半”。然而,對於中國人司空見慣的中醫傳統療法,國外接受起來還有點困難。中醫拔罐走紅之後,網上卻傳來不同的聲音。有人説,拔罐療法既非中醫獨創,也非中醫首創,拔罐與岐黃之術扯不上半毛錢關係。人人皆知的中醫絕技,竟然被無端“去中國化”,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從這個意義上講,雖然拔罐走紅裏約奧運會,但中醫藥還很難説贏了一局。

  眾所週知,中醫針灸早就被譽為“中國名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這樣牢牢蓋上“中國印”的絕技,居然也遭遇有實無名的尷尬。近年來,美國出現了一種被稱為“幹針”的簡易針刺療法,實際上就是針灸的“變種”。“幹針”與中醫針灸之爭,反映了西方針灸發展出現“去中醫化”的傾向,即“廢醫存針”。

  屠呦呦獲得諾獎之後曾説:“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確實,中醫藥是我國獨有的原創知識體系,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價值。但長期以來,由於傳統中醫藥缺乏有效的開發和保護手段,被各國當成了“免費午餐”,遭到瘋狂攫取和無償開發。

  近年來,我國中藥秘方大量流失,商標在海外屢遭搶注,包括一些老字號如“王老吉”“保濟丸”等。據統計,我國已有900多種中藥被國外企業搶先申請專利。日本生産的“救心丸”是在我國“六神丸”基礎上開發的,年銷售額上億美元。國際拔罐療法協會代理負責人傑茜卡麥克萊恩説,裏約奧運會開幕後短短幾天,拔罐設備的購買量增加20%,想獲得拔罐資格證的理療師人數增加50%。中醫藥如今成了發達國家的“搖錢樹”,“老祖宗的寶貝”淪為人家碗裏的“肥肉”,難道不該警醒嗎?

  中醫無國界,技術有歸屬。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國家的財富。中醫藥揚帆啟航走出國門,不能丟掉國際話語權,必須制定相應的國際標準,用法律手段保護好智慧財産權,築牢“防火牆”,烙上“中國印”,讓中醫藥這座寶庫永遠姓“中”。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19日 19 版)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