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問題,到嚴重違規,一條翻來覆去的魚此刻應該能夠消停一會兒了。據新華社2月21日報道,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有關部門再次發佈調查報告,此前發生的“天價魚”事件是一起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惡劣事件。飯店被停業、罰款50萬元、相關責任人被調查,此次調查結果幾乎全盤推翻了第一次發佈的“飯店明碼標價不違規”的調查結果。
無獨有偶,在“天價魚”事件剛剛告一段落之際,海南三亞10元一次的“天價廁所”又來了。市長熱線做出了“過年期間用水成本高”的回應後,官方的表態很快反轉,“涉事洗手間係違建,將依法立即拆除。”
發生在景區裏的“天價”事件,如果用“前赴後繼”來形容有些過頭,説是“屢禁不止”應該不過分吧。這裡面有法律法規不健全、落實不到位等多種原因。
倒是這一南一北兩件發生在景區裏的高價消費事件的異曲同工之處讓人質疑、費解、氣憤——為什麼官方的前後回應都像孫悟空的筋斗雲似的,一翻就是十萬八千里?這種回應到底是怎麼來的?誰該為這種不負責任的回應負責?
一個還算是值得稱道的做法是,無論是三亞還是哈爾濱,在這兩件接連發生的“天價”事件中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這麼快的回應在一定程度上是吸取了以往一些事件中由於回應不及時造成的小事變大、大事變亂的教訓。同時,快速回應也體現了官方希望公開發聲儘快息事寧人的誠意。但無論是主動表白還是被動表態,公眾要的不僅僅是跑贏謊言的速度,還應該有一同到來的真相——這也是政府部門回應公共事件的核心。
回頭看,無論是“天價魚”還是“天價廁所”,相關部門的最初回應過於匆忙、草率了。
一個是違法經營的飯店,一個是違規建設的廁所,長久以來為什麼沒被監管部門查處取締且先不究,有關部門在面對外人的質疑和批評時,第一時間給出的“沒毛病”的回應,是出於對自己治理水準的自信,還是護犢心切的外露?
事實上,景區裏發生的事情,並非只涉及景區管理單位一個部門。比如,哈爾濱的“天價魚”事件中,從最初網路曝光的投訴貼來看,至少涉及工商、稅務、公安等多個部門,可飯店資質過期、證照登記與實際經營不符、發票涉嫌濫用、警察執法過程不規範,這一系列問題在第一次調查時無一被發現,就連調取視頻便可一目了然的是否發生肢體衝突,都沒調查出來。這不禁讓人質疑: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由最權威的部門給出全面準確的調查結論,這是考驗政府部門危機處理能力的關鍵時刻。如果有人不以為然,草率從事,甚至出於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而壓著瞞著,最後很可能會適得其反,為自己的不負責任而付出更高代價。
青島“天價蝦”事件後,有人説,一隻蝦毀了一個省數億元的旅遊形象投資,這話有點誇大,但一個惡性事件對一個地方、一個城市的負面影響之大之深,確實不可小看。由一兩樁極個別事件而毀譽一個地方的整體形象,肯定是以偏概全、走極端了,但就公眾心態而言,刻板印象的實際效力確實存在。由個別事件推及一個地方的市場秩序、商業環境的品質,這是公眾很正常的認知心態。
無論是10元錢一次的廁所,還是7000多元一頓的魚宴,如果説事件一曝光,是對城市形象的第一次傷害,那麼,相關部門不經心的調查,則是對城市形象的“二次傷害”。這樣的教訓,我們應該認真吸取。迅速介入,認真調查,不回避問題,不袒護不足,坦誠磊落,對真相負責,對公眾負責,這才是政府部門應對公共危機事件的正道。(工人日報評論員 張世光)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