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閱讀,莫把“零食”當“正餐”

2013年11月20日 10:53:00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當技術的手段打破時空限制,當生活節奏與社會競爭壓力加快加大,靜下心來深度閱讀似乎成了奢侈。據媒體最近報道,在當代大學生中,快餐式閱讀越來越普遍,閱讀越來越功利化,真可謂讀而不思,學只為用。

  快餐式閱讀作為填補零散時間的閱讀方式,本無可厚非。問題在於,時下不少年輕人正漸將這樣的“零食”當成“正餐”。餐餐以零食為主,身體會營養不良。同樣的,浮光掠影、不求甚解的快餐式閱讀,難以提供真正有營養的精神食糧,並且容易造成思考的表面化,精神的淺薄化。與快餐式閱讀相生的便是閱讀的功利化。一些人即使有較為大塊的閱讀時間,也多是讀一些職場競爭、投資類成功學或是教輔用書等以“術”為主的書籍。

  少了時間的發酵,快餐式閱讀營養價值並不高。閱讀功利化折射的是人們對閱讀的“效益期待”,這是一種焦慮與浮躁的社會心態的反映,無法沉靜下來欣賞精神之大美,感受閱讀之純樂。在成功之路上飛奔,生怕自己落下,輸在了人生的賽跑場裏,以至於忘記了自己當初出發的目的。揠苗助長往往釀成悲劇,一味地以“術”的提高為主,早晚會遇到瓶頸,因為真正能決定未來高度的是內在精神境界的提升,這需要深度閱讀與思考,不斷提高思維水準的“道”。

  那些可以深度閱讀的書籍,往往也是經過歲月考驗而流傳下來的經典。“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從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説的一切東西的書”,卡爾維諾如是説。深度閱讀,閱讀經典,人們收穫的是豐盈的精神世界與厚重的精神土壤,感受一種將人從泥土中拔起來的輕。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深圳青年人也熱衷於閱讀實用類書籍,而近年來,隨著讀書月等文化活動十年如一日的熏修,人文社科類書籍銷量開始走高,在深圳書城,文學、歷史、哲學、社會學等書籍都擺在了暢銷書之列。在經歷了經濟的突飛猛進後,不少深圳人開始意識到讀書靜思細品的重要性,從深度閱讀和閱讀經典中汲取充沛的精神力量,提升精神層次。這是好現象。

  “人壽幾何,逝如朝霞,時無重至,華不再揚。”時光飛逝,我們當有緊迫感,但不能被之所脅迫,自亂陣腳。偶爾吃吃“零食”挺好,可把它當了“正餐”,就是舍本逐末了。(蔣麗娟)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