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爭奪人民幣交易中心為時尚早

2012-12-18 13:53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范樂

  一些分析報告認為,“近期主要國家開展以人民幣為中心的爭奪戰”。業內人士分析説,這反映出人們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看好,但人民幣全球通行仍有一條長路要走。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外匯及利率商品部董事總經理薩曼近日證實,人民幣離岸期貨業務將於2013年2月25日正式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登陸,並於2013年二季度在歐洲交易所掛牌。

  此前,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在北京啟動其全球發債路演。據悉,該省首期政府債計劃至少發行5億元人民幣,最早于明年1月發行,“試水”成功後,未來將繼續參與離岸人民幣市場。

  一直以來,中國香港都是當仁不讓的人民幣國際交易和業務處理中心,但追求坐上第二把交椅的潛在候選者依然很多。

  今年早些時候,韓國國際金融中心就發表了“近期主要國家開展以人民幣為中心的爭奪戰”的報告。報告指出,人民幣的國際化政策促使世界各國爭相想成為“人民幣的交易中心”,並開始了主權爭奪戰。其中涉及到的國家包括英國、法國、韓國、新加坡、日本、阿聯酋等。

  還在路上

  如果人民幣晉陞為真正的全球貨幣,成為人民幣交易中心將為金融行業帶來商機,擴大就業。英國、中國香港、新加坡等主要國家和地區需要通過人民幣發展本國本地區的金融産業,海外人民幣的活躍流動也對提高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有幫助。這是中外取得雙贏的措施,也是國際市場的需要。

  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近日也表示:“人民幣幣值市場化,不僅是美國政府的立場,也是其他國家對人民幣幣值問題的共同立場。”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相信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看為時尚早,人民幣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幣種發展成為在任何國家都可以交易通行的貨幣還需要走很長的路。“貨幣的職能主要體現在交易、結算、儲備等方面,只有在國際場合利用率提高,佔有市場份額加大到一定程度,才真的有望實現人民幣國際化。”趙慶明説。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也持類似觀點。他解釋,英國央行公開表示支援人民幣國際化,新加坡、中國臺北等國家和地區也加入進來,説明人民幣國際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在跨境結算方面,包括人民幣在外匯儲備貨幣中排名第5,都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廣闊前景的認識。但要想真正實現國際化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中國資本項目的開放、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等多方面因素促成。

  或倒逼資本項目開放

  我國政府一直希望消費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一味依賴出口或者基礎設施投資。人民幣的走強和全球化加深,將通過降低進口成本使消費者受益。

  對此,丁志傑更加看重人民幣的“獨立性”。他認為擴內需、擴進口等經濟結構的調整將會使我國經濟更具有獨立性,增強內部競爭力。以前人民幣曾經被稱為“小美元”,在金融危機時期,作為美元的補充貨幣依附於美元,所以人民幣要想繼續發展必須具備獨立性。

  匯豐外匯策略師近日指出,“國內的政策制定者將加快開放資本賬戶。我們認為進展的步伐將遠遠超過目前預期,相信在5年內,人民幣將成為自由兌換的貨幣。”

  德意志銀行董事總經理馬駿表示,如果不開放,人民幣國際化的潛力就不能完全釋放,“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恐怕只有其潛力的10%”,這是因為人民幣貿易結算佔到中國對外貿易的10%,日本在高點時為40%。

  馬駿認為,假如針對人民幣國際化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共識,那麼,幾年之內,可能會“構成資本項目開放重要的倒逼機制”。

  馬駿表示,推行資本項目開放的具體內容應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他提出了幾項建議,第一,要同步放鬆對個人和企業換匯的限制和對人民幣匯率的管制;第二,資本項目改革建議是增加境外機構對銀行間投資額度;第三,允許非居民在境內通過發債、發股票債、借款三種方式融入人民幣,允許這些資金換成外匯匯出。

  丁志傑則認為,資本項目管制確實影響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但並不意味著實施資本項目管制就不能進行人民幣國際化,也不代表不能實現完全貨幣可兌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