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小程式,便民“碼”上辦
查詢交通違章、查詢學歷學位證書、查詢普通話測試證書……如今,不少事情可通過各地政務服務小程式辦理,助力“指尖辦事”“掌上生活”等政務服務的小程式越來越受歡迎。由國務院辦公廳主辦的“中國政務服務平臺”小程式近日上線,用戶可線上辦理查詢、繳費、申領證件、投訴等200多項政務服務。據統計,全國各類政務小程式已達到9.5萬個。作為“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快捷化入口,政務小程式憑藉遠端、高效、智慧、便捷等優勢,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好幫手。
門診費用線上報銷
上海市長寧區的黃先生長期居住在外地,最近突發急症就醫後,遇上了醫藥費報銷的難題。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他撥通了社區電話。“您用手機打開‘隨申辦’辦理吧。”在社區指導下,原先需要返回上海現場辦理的手續,在手機上就能走完填報審核流程。“真是太省心了!”黃先生説,“社區還提示我在微信小程式上辦理了就醫關係轉移的認證,以後門診産生的費用也能線上報銷了。”
從辦理出生證到申領暫住證,從查詢四六級考試成績到認證學歷學位證書,從處理交管業務到申請勞動仲裁,掌上政務的功能越來越豐富。由“東奔西跑”變“指尖辦事”,老百姓獲得的便利實實在在。對企業而言,各地“一網通辦”平臺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融合,從企業開辦到資質申請,各類業務辦理速度明顯提升。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認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帶來的數據採集、交換和匯聚的優勢,既能夠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提高政府的數字化服務能力,又能通過數據的分析和監控,實現政府決策的最優化和精準化,並進一步推動政務服務的公平化。
用戶點讚手機政務“新標配”
作為移動政務的“新標配”,各地推出的政務小程式各具特色。貴州省安順市的小金今年4月返鄉創業。他通過當地推出的政務服務大數據新平臺“市場主體直通車”上傳資料申請營業執照。第二天,小金就接到政府部門電話“可以取證了”。“一機在手、業務全有”,政務“掌上辦”的高效率讓小金嘖嘖稱讚。“市場主體直通車”甚至不用下載和註冊,它依託時下流行的抖音、微信等平臺,免去了重復登錄註冊的過程,掃描一下就能進入小程式辦業務。
讓用戶“好用”“愛用”是江蘇省揚州市打造線上政務服務體系的理念。為提升服務群體精準度和體驗感,揚州政務服務支付寶小程式旗艦店區分了“個人”“法人”“老人”幾個模組,涵蓋水電氣、公積金、衛健、教育、公安等應用。
廣東省近年來持續在數字政府建設方面發力。“粵系列”移動政務服務應用平臺涵蓋“粵省事”“粵商通”“粵政易”等,已成為廣東人手機裏不可或缺的小程式和APP。其中,“粵商通”是廣東的涉企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圍繞企業全生命週期,提供開公司、辦業務、找政策、提訴求、查信用、招人才、融資金、拓商機等各類服務。
操作流暢受歡迎
小程式為何受歡迎?首先,小程式只需掃碼或搜索名稱即可打開,能夠做到“用完即走”。以微信為例,打開和關閉小程式僅需下拉和上滑兩個動作,對於用戶來説幾乎沒有使用障礙。其次,小程式具有輕量化的特徵,操作流暢且不佔用手機記憶體,也不會以推送資訊等方式對用戶造成打擾。此外,開發一款小程式比開發APP成本更低、時間更短。
政務小程式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值得關注。例如,一些小程式系統不穩定,操作易出錯。用戶反饋“上傳身份證照片要等老半天”“在不同平臺需要多次註冊個人資訊,比較麻煩”,顯示部分政務小程式體驗不佳。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主任王益民認為,中國政務大數據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然面臨政務數據統籌管理機制有待完善、基礎設施集約化建設水準不足、政務數據共用品質有待提高、政務數據供需對接不充分等挑戰。應強化服務意識,細緻發掘用戶需求,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不斷提高政府管理水準和服務效能。
吳正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