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雨》中飾演魯侍萍的朱琳。
“中國話劇皇后”朱琳昨日淩晨離世。在長達半個世紀的表演創作歷程中,朱琳塑造了魯侍萍、胡蓼紅、蔡文姬、克萊爾、琳達、芳西雅等50多個光彩照人、性格鮮明的舞臺人物形象。直至今天,這些形象依然深嵌在觀眾的記憶中,其藝術水準之高、影響力之廣,令人景仰感佩。朱琳可謂中國話劇表演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本版撰文作者曾幾番到朱琳先生的寓所拜訪。朱琳回憶一位同行在《耶格爾 佈雷喬夫和其他的人們》演出後,曾經中肯地對她説:“你演的角色,使我們看到了她頭上戴著的光環。”而今,我們回顧這些經典形象,看看“話劇皇后”是怎樣為角色戴上光環的?
被譽為“中國話劇皇后”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朱琳,于2015年7月7日淩晨3時20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2歲。她一生以飽滿的熱情、深厚的功力、超絕的天賦,塑造了魯侍萍、胡蓼紅、蔡文姬、武則天、克萊爾、琳達、芳西雅等50多個舞臺藝術形象,其舞臺形象美麗脫俗、雍容華貴,韻味悠長的臺詞藝術使她被譽為臺詞權威,在眾多表演藝術家中獨樹一幟。
朱琳的演藝人生跨越了新舊兩個時代。她在《我的戲劇大學》一文中回憶道:“在那個複雜黑暗的社會裏,又是漫天烽火的戰爭環境,像我這樣一個幼稚無知的女孩子,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生活上,都是很容易誤入歧途的。可是我,偏偏就那麼幸運。從十四歲離開家庭走向社會以後,在每一個關鍵時刻,都遇到了善良、正直而又具有革命思想的好人。”
朱琳的人生際遇無疑是幸運的,少年時代她初入社會時便遇到了重視人才、培養人才、愛護人才的革命文藝團體。抗敵演劇隊中聚集的一些話劇界名流成為了朱琳的啟蒙老師,引領她步入戲劇之門。鄭君裏、沙蒙為朱琳講授戲劇理論,舒強、水華為朱琳排戲指導,許之喬專門為朱琳制定了五年讀書計劃,民族舞蹈大師吳曉邦為朱琳輔導舞蹈形體課,專業指揮何士德在朱琳練聲、合唱方面進行了指導。這些啟蒙老師在朱琳戲劇之路的起點處奠定了深厚的基石,為其日後的發展指引了正確的方向。
在朱琳的戲劇創作道路中,她遇到過許多著名劇作家,郭沫若、田漢、曹禺等劇作家的優秀劇作都為朱琳的表演創作提供了豐厚的土壤,使她的表演才華得以展示,其中田漢與郭沫若的劇作對其表演風格的形成産生過重要影響。
朱琳先後排演過田漢的四部劇作,分別是《秋聲賦》、《麗人行》、《再會吧,香港》和電影《二百五小傳》。其中,朱琳在《秋聲賦》中成功飾演了愛國女詩人胡蓼紅這一角色,使她從抗戰時期的西南劇壇脫穎而出。
郭沫若一生創作了十一部歷史劇,朱琳飾演了其中四部劇作中的女主角,反映出其表演藝術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孔雀膽》中“愛的化身”阿蓋公主、《虎符》中胸懷天下的悲壯女子如姬、歷史劇《蔡文姬》中的東漢女詩人、《武則天》中的政治家,奠定了朱琳“中國話劇皇后”的藝術地位,朱琳一時也被人們稱為北京人藝的“臺詞專家”。此外,她朗誦、歌咏的技藝精湛,堪稱話劇界的一絕。
縱觀朱琳的表演創作歷程,可以發現,其在化身為角色的表演創作過程中形成了由內到外、內外結合的表演方式。朱琳在內部體驗上始終生活在角色的心境之中,在外部體現上以形寫神、盡得神韻,力求達到形神兼備,在臺詞的藝術處理上展現出氣韻流暢、音韻悠長的魅力,在表演節奏把握上追求抑揚頓挫、跌宕有致的變化,整體呈現出獨具魅力、自成一格的詩化意境表演藝術風格。朱琳表演藝術風格的形成,既與其獨特的個人經歷與文化藝術修養有關,也與其對斯坦尼斯拉伕斯基表演體系的學習以及北京人藝演劇學派的指引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