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色低碳消費成全民風尚
作者:郎競寧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指出,要增強全民節約意識,推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過度消費,努力形成全民崇尚節約的濃厚氛圍。
中國科學院報告顯示,我國居民消費産生的碳排放量約佔全社會總量的53%。當前,中國在全球碳減排事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除了淘汰落後産能、發展清潔能源外,改變公眾消費行為、形成全社會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將是其中的關鍵一環。
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不少民眾自覺踐行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比如,生活繳費、交通出行等使用電子支付,或將家中的閒置物品放到二手平臺交易,或在外出就餐、點外賣時自覺減少一次性食具的使用,採購綠色商品如新能源汽車,等等。但要讓綠色低碳消費成為全民風尚,不能只靠偶爾行動或一時的心血來潮,更有賴於健全體系和長效機制。今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重點領域消費綠色轉型取得明顯成效,綠色消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消費體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綠色消費方式成為公眾自覺選擇,綠色消費制度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健全。
從供給端來看,受制于不夠成熟的研發技術和較高的生産成本,現階段國內綠色産品價位較高、市場競爭力仍有提升空間。對此,可以通過增加研發補貼、引進先進技術等方式,鼓勵企業提升科技創新水準、降低綠色産品的生産成本,以激勵機制提高企業豐富綠色産品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擴大綠色産品的供給規模,豐富供應種類。
就消費端而言,除了引導人們購買綠色産品,還可以鼓勵“以租代買”等迴圈型消費模式。對於一些使用頻次較低的産品,比如近兩年因露營走熱帶火的帳篷、卡式爐等戶外用具,或者圖書、兒童玩具等更新頻率較高的商品,都可用租賃代替買賣,不僅能降低消費者的日常花銷,還能極大提升物品的使用頻率,減少資源浪費。
在制度設計層面,應不斷健全綠色低碳消費體系,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去年以來,有不少地區都推出設立了“個人碳賬戶”,即平臺通過數字化手段,將消費者衣食住行所産生的碳減排情況記錄到個人“碳賬本”中。消費者通過單車騎行、購買綠色家電、駕駛新能源汽車等綠色消費行為,可獲得一定的綠色積分獎勵,所得積分能兌換代金券、生活用品等。類似這樣的設計,以多元的激勵普惠機制,最大程度激發公眾參與低碳減排的熱情。只有越來越多的人自覺主動參與其中,方能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進而在全社會形成綠色消費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