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政者,莫善於清其吏也

2022-07-15 10:10: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論壇溫故】

  作者:倪明勝(天津市委黨校群團教研部教授、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日前,《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更好把握和運用黨的百年奮鬥歷史經驗》。其中,在談到第四個問題“永葆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時,總書記引述“為政者,莫善於清其吏也”這句話,強調“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堅韌和執著,繼續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

  “為政者,莫善於清其吏也”一語出自唐貞觀年間魏徵、虞世南、褚遂良及蕭德言等人合編的《群書治要》。該書以“務乎政術,存乎勸戒”為宗旨,“上始五帝,下迄晉年”,擷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彙編成書,集聚經世治國和安邦理政的智慧精華。正如魏徵于序文中所言,該書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為政者,莫善於清其吏也”,引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七《劉廙政論》第一篇“備政”,大意是説,治理政事,最好的辦法是使其官吏保持清正廉潔。理政之道,以廉為本,以正己為先。引而申之,清正廉潔是為官從政的基石,如何讓為官從政者始終守好權、用好權、慎用權,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築牢拒腐防變防線,永葆清正廉潔本色,這既是執政者需要一以貫之解決好的永恒課題,也是為官從政者需要常修常煉始終解決好的終身課題。

  清正廉潔是美德,更是中國傳統中對官員的基本要求。“公生明,廉生威。”自古以來我們的文化傳統和主流觀念就有重廉、崇廉、養廉的價值導向,歷代明君賢臣更是把清正廉潔作為為官的修身之本和從政之要。從“吏不廉平,則治道衰”,到“吏治不清,民何由安”,再到“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這些流傳甚廣的格言名句深刻闡明清正廉潔是為官從政的政治倫理美德和基本要義。從“鐵面無私斷案如神”的狄仁傑、“剛正不阿”的徐有功,到“黑臉青天”包拯、“兩袖清風”的于謙,再到“直言天下第一疏”的海瑞、“第一廉吏”于成龍,這些造福百姓、流芳百世的清官,也昭示著一種為官從政的人格境界,時刻啟示著我們知廉、學廉、守廉、敬廉、行廉。

  清正廉潔是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和政治操守。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我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要求每個黨員都要始終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我們黨要永葆先進性、純潔性,就必須勇於自我革命,堅持從嚴治黨。自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視腐敗為天敵,與腐敗水火不容。始終保持清正廉潔,做到嚴格自律,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每名黨員幹部應始終堅守的價值取向和從政底線。

  縱觀黨的百年奮鬥史,從革命戰爭年代把有關廉潔奉公的內容寫進黨員五項條件,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對腐敗分子劉青山、張子善的嚴懲;從改革開放後堅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勤儉節約、清正廉潔”“堅定不移反腐敗,永葆共産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到新時代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特別是把“清正廉潔”納入新時代好幹部“20字標準”等。百年黨史就是一部正風祛弊、保持清正廉潔的歷史,就是刀刃向內、勇於防範腐化危險的歷史,清正廉潔已成為融入中國共産黨人血脈之中的不變底色。

  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靶向治療、精確懲治,堅持系統施治、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解決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頑瘴痼疾,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正是基於勇於自我革命,敢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始終刀刃向內、刮骨療毒,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鬥爭,才得以開闢出一條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的新路,自我革命已成為我們黨跳出興衰存亡歷史週期率的“第二個答案”。

  永葆清正廉潔之風,黨的自我革命任重道遠。當前,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但腐敗問題遠未根絕。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群書治要》中的警示名句,就是告誡我們反腐永遠在路上、只有進行時。黨員幹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才能始終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