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社會治理現代化水準大幅提升

2022-07-15 10:03: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作者:曾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教授)

  社會治理是社會建設的重大任務,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治理不斷完善,創造了社會長期穩定奇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著眼于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推動我國社會建設全面加強,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大幅度提升,發展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續寫了社會長期穩定奇跡。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關鍵在體制創新”。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強烈,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適應這一變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水準”,推動社會治理模式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轉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從黨的十九大提出“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我們堅持黨領導下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在社會治理中的協同協作、互動互補、相輔相成作用,發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作用,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自律功能,形成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保障社會安定有序的社會治理合力。

  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治理是一門科學,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濤洶湧也不行。”社會治理是億萬人民共同的事業,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社會治理變成億萬人民參與的生動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作用,強化各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增強社會各方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活力。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行各業扛起責任,國有企業、公立醫院勇挑重擔,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衝鋒在前,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在全國65萬個城鄉社區日夜值守,各類民營企業、民辦醫院、慈善機構、養老院、福利院等積極出力,廣大黨員、幹部帶頭拼搏,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民警奮勇當先,廣大科研人員奮力攻關,數百萬快遞員冒疫奔忙,180萬名環衛工人起早貪黑,新聞工作者深入一線,千千萬萬志願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獻……在我們黨領導的這場抗疫鬥爭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發揮了重要作用,交出了優異答卷。

  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社會治理,要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根本坐標,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歸根到底是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們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從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經常性具體服務和管理職責落到基層、把人財物和權責利對稱下沉到基層、把為群眾服務的資源和力量儘量交給與老百姓最貼近的基層組織。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城鄉社區建設,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適應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進程,不斷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進展,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