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屆灤河文化節在河北灤縣隆重召開,本次文化節以皮影為宣傳亮點,不僅組織了全國第一屆皮影比賽,而且還邀請了全國著名的皮影劇團在灤縣演出,對於媒體來説可以説是題材豐富,然而,中國經濟網記者走訪一圈後發現,當地最引人注意的並不只是灤河文化。
矗立在新古城中的寶塔。中國經濟網記者張翔/攝
新古城的風景的確很美。中國經濟網記者張翔/攝
投資50億建設古城
“灤州古城”是當地宣傳的一塊招牌,據了解,這是當地文化旅遊産業的“龍頭”項目,由雲南一家公司投資50億元建設,建設面積2000畝。這座“古城”是剛剛建成不久的,“古城”對外開放的有兩部分,一部分婚慶街,一部分是韓國街。古城的建築十分的精美,還建有一座高聳挺拔的巨塔。在塔上面的風景可謂十分秀美。但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灤州古城“應該是灤縣的新古城,灤縣有一個真正的古城,位於孫薛營村北灤河南岸,是夷齊廟舊址,距離“新古城”並不遠,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看到那裏的風景。據了解,建造和修築“新古城”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保護原有古城。灤縣政府是這樣計劃的,先投資興建新“古城”,然後再把古城商業街的盈利用來修繕和改造原有“古城”。
古城周圍,可以看到灤州古城的宣傳廣告。中國經濟網記者張翔/攝
“灤縣速度”一個月就竣工的皮影博物館
這次文化節的另一個亮點,就是皮影博物館,中國經濟網記者在參觀的時候發展裏面的展品非常精美,雖然地方不大,但是佈置非常細緻,甚至有專門供皮影劇團表演的場地。皮影博物館裏展出了“灤州勝景圖”、“灤州風情圖”兩個10幾米長的皮影長卷,被稱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物栩栩如生、風景壯闊秀麗,加上皮影材質的特殊,更凸顯長卷的品質。然而,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這座博物館是在文化節開幕前剛剛竣工的,前前後後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被稱為“灤縣速度”。
一個月就竣工的皮影博物館。中國經濟網記者張翔/攝
發展文化産業需要一個適合的模式
灤縣連續兩次舉辦灤河文化節,發展文化産業的決心是明確的,灤縣本身也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然而,真正將這些資源變成財富,發展成産業,恐怕並不是兩屆文化節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聯想到當下,全國各地都在一窩蜂的做文化産業,發掘各地地方特色舉辦各種各樣的文化節,不得不讓人深思,文化究竟如何發展能變成産業?各地如何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文化産業發展的模式?
在這次文化節的新聞發佈會上,灤縣宣傳部的負責人,詳細解答了關於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問題,讓人感覺到當地發展文化産業的決心,也看到了制定文化産業規劃的細緻。發展文化,對地方政府來説,可以轉變其經濟發展方式。文化部文化産業司劉玉珠司長在做客中國經濟網《文化名人訪》時所説,發展文化産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的文化需要,我們希望各地方真正利用好文化發展地方經濟,我們更希望各地在發展文化産業的同時,能給老百姓多一點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