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小機場建設熱背後:超7成虧損 靠補貼生存

2015-12-02 07:40 來源: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民航局公佈對2016年民航小機場的補貼方案,我們這裡炸開了鍋。”一位西部地區小機場的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民航局對於小機場進行補貼,就是為了維持其正常運營,因為這些機場大多難以“養活自己”。目前全國超7成小機場處於虧損狀態。

  連年虧損的小機場現狀並不能阻擋地方政府建設中小機場的熱情,全國呈現出“越虧越建、越建越虧、越虧越補貼”的現象。

  “雖然民航部門對小機場的補貼每年增長,2016年將對全國152個小機場補貼13億元,但我覺得是值得的。”上述西部地區小機場的負責人認為,民航産業對地方經濟的拉動效應是1:8,應將機場視作服務性的窗口行業,完全靠它來掙錢不現實。

  多位民航業專家對記者表示,儘管不可完全用市場角度來衡量小機場的建設,但有的地方仍存在小機場建設過熱、出現投資浪費的情況

  地方政府也願意補貼

  “今年‘兩會’期間,民航局領導忙於接待各地領導。這些地方領導主要關注兩大問題,一個是開闢航線、增加航班,另一個就是希望民航局繼續支援機場建設項目。”民航局官網上,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這是近年來全國掀起的“機場建設熱潮”的一個縮影。據中國民航十二五規劃,中國將新建機場70座,改擴建101座。截至2014年底,中國機場數量為202個。

  多位民航專家介紹,上述建設中的機場裏,又以小機場、支線機場為主。不過,如火如荼的小機場建設浪潮背後,是超過七成虧損的現狀。而民航局對小機場的年度補貼也在逐年增長。“民航局的補貼主要用於小機場的基建支出和維護、保養等日常運營。機場的投入和運維成本較高,其收入主要來源於航班起降費。以小機場冷清的航班和客流量,很容易入不敷出。”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稱。

  為了讓航空公司“願意來”,地方政府也祭出補貼大旗,與航空公司開展“合作航線”。“其本質就是補貼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不想來,那地方政府就‘包它來飛’。”上述西部地區小機場的負責人解釋,比如航空公司往返一條支線的成本是20萬元,但實際只有10萬元收入,那麼10萬元差價就由地方政府補貼,甚至補貼更多,以吸引航空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全國上市航空公司的營收結構,均有“政府補貼”、“合作航線”的收入,而且數額不低。東方航空2014年營業外收入約為46億元,同比增加近13億元,主要是由於合作航線收入大增近50%所致。

  大力發展“非航”業務

  對於全國小機場是否存在投資過熱的爭論從未停止。

  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在多個公開場所表示,機場不僅是一種交通運輸方式,機場在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帶動旅遊等産業、拉動外部投資等方面意義重大,小機場覆蓋了全國70%以上的縣域。“以騰衝機場為例,建成通航後帶動當地旅遊人數、旅遊總收入比通航前分別增長了14%、29.6%。”

  “並不是説小機場虧損就不能建。機場不僅有經濟性,更有社會性和公益性。”李曉津認為,“但小機場什麼時候建、建多大規模才能避免浪費,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民航專家林智傑表示,機場一般採取“統一規劃、分期建設”的方式,如北京第二機場按一期4+1條跑道,年吞吐量7200萬人,二期6+1條跑道,年吞吐量1億人的設計方案,逐步擴建。這似乎是避免超前建設的辦法,但要準確估算未來客流量確實並不容易。目前,往往是大型機場新跑道或是新航廈“建成投用即飽和”,保障容量跟不上市場需求;而部分小型機場也確實存在“長跑道、大航站、多廊橋”,投入後市場需求不足而成為“蚊子機場”的現象。

  如何讓小機場“少虧”一點,也飽受業界關注。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首先要在建設之前做好規劃,避免盲目上項目。其次,機場可著力於發展“非航收入”,也就是航班起降費以外的收入,如與當地旅遊業、零售業、物流業的聯動。小機場的“非航”實踐包括,烏蘭浩特機場與航空公司開展生鮮特産的商貿合作,使興安盟本土的生鮮特産能在36小時內快速銷往全國。寧波櫟社機場強調其貨運功能,將自身嵌入物流公司的供應鏈體系中等等。

[責任編輯: 陳文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