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北京霧霾網友最關心的七個問題 緣何不啟動紅色預警?

2015-12-02 07:3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北京及華北地區遭遇大範圍霧霾,從11月27日起,已持續了5天。霧霾從哪來,為何如此嚴重,還要持續多久,為何不啟動紅色預警?“中國網事”記者梳理出網友最關心的七大問題,向政府職能部門與環保專家進行求證。

  【一問:北京遭遇今年“最嚴重霧霾”有多嚴重?】

  答: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監測顯示,1日15時北京市的AQI指數為500,屬於嚴重污染,主要污染物為PM2.5。在1日17時,北京35個環境監測點中,PM2.5濃度最高的地方,達到689微克/立方米。

  連續的霧霾天氣,已令京津冀多個城市拉響警報。11月29日北京發出年內首個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次日6時30分,河北繼續發佈霾橙色預警信號;兩小時後,天津則將霾黃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預警。

  11月30日,中央氣象臺已將大霧和霾黃色預警提升為橙色預警,並表示12月1日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霾天氣持續,部分地區有重度霾,當天上述地區或出現大霧,局地有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

  另據環保部統計,截至12月1日,河北的邢臺、唐山、廊坊發佈了紅色預警;山東有8個地市、河南有6個地市尚處於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中。

  【二問:如此嚴重的霧霾,污染源從哪來?】

  答:依然是燃煤與工業排放。記者從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獲悉,從研究表明,原煤燃燒和工業排放是此次重污染過程最主要的污染源。此次重污染期間,化石燃料或生物質燃燒排放的一次顆粒物增加明顯。再加上其他排放,如汽車尾氣等,也加重了污染。

  北京市環保局表示,從PM2.5的成分監測數據看,本次重污染期間,與燃煤污染排放關係較為密切的有機物、化合物等濃度的增長曲線,與空氣污染指數的增長,基本完全同步。

  據河北省相關部門統計,當地原煤散燒和直燃直排對大氣污染影響明顯,河北生活用散煤排放量佔全省燃煤排放總量的50%以上。

  【三問:此次最嚴重霧霾為何出現在華北?】

  答:局地天氣條件促使霧霾産生。環保部12月1日分析認為,進入11月以來,華北地區遭遇多次強降雪天氣,大範圍遭遇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令污染物持續累積,從而導致區域性重污染。北京市環保局還表示,污染物在區域內積累、滯留,會隨風場變化互相傳輸影響。

  【四問:北京已連續多日出現重污染天氣,為何不啟動紅色預警?】

  答:不具備升級至紅色預警的條件。北京市環保局應急處處長王斌表示,北京之所以沒發佈紅色預警,是因為不具備升級至紅色預警的條件。11月27日,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對空氣品質趨勢進行了研判,預計29日擴散條件會出現好轉,達不到重污染程度,因此啟動了黃色預警。28日,監測中心再次研判,確認29日午後到晚間空氣品質好轉,但全天整體空氣品質為中度到重度污染,30日和12月1日兩天將持續重污染。因此及時升級了預警措施。由於12月2日北京的空氣品質將徹底好轉,因此已經不具備升級至紅色預警的條件。

  北京市環保局表示,污染演變過程也較為複雜,濃度發生大範圍波動。

  根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空氣重污染的定義為空氣品質指數(AQI)在200以上,“預測空氣重污染將持續3天以上(72小時以上)”方能觸發。

  【五問:京津冀的應急措施落實得怎麼樣?】

  答:北京、天津、河北都有各自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環保部11月27日、30日連續派出督查組,赴北京、天津、石家莊、廊坊等地暗訪。目前看,部分地區存在應急措施落實不力的問題。例如,北京市部分工地料場仍在施工,存在渣土車未按規定停駛、無苫蓋上路,部分企業將廢氣直排至戶外等問題。另外,一些區縣劣質煤散燒的問題較為突出。

  同時,環保專家也表示,目前應急措施基本是在污染業已形成的條件下啟動,有助於減少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污染排放,但對已形成的污染作用不大。

  【六問:為什麼不強制中小學停課?】

  答:12月1日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學校停止戶外活動,並根據所在地區情況自行調整課程安排。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等部分學校啟動“停課不停學”應急預案。

  在《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中,“中小學、幼兒園停課”,屬於“建議性應急措施”的一項。

  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會長楊朝飛認為,將建議性措施變成強制性措施有其積極一面,但需要充分考慮其帶來的其他影響。“目前霧霾仍頻頻發生,強制措施勢必影響家庭、學業的正常節奏。”楊朝飛説,可通過聽證會、座談會等形式,集納各界聲音,為政策變動提供最廣泛的共識。

  【七問:除了靠風,散霾還有良策嗎?】

  答:中央氣象臺預計,華北、黃淮地區持續出現的霧霾天氣,隨著1日夜間冷空氣的到來,2日上述地區的霧霾將自北向南減弱消散。

  “治理霧霾是一場持久戰,應急措施只是一時的治標。”楊朝飛認為,需要“365天如一日”的精神,承擔起治理霧霾的責任。一味依賴治標的應急措施,從長遠看其實對治霾不利。“要把治霾當作一項常態化的工作。”楊朝飛説。

  中國傳媒大學健康與環境傳播研究所所長杜少中告訴記者,嚴格落實減排措施,並形成有效的區域治理體系很有必要,“這就好像室內禁煙,只要有一兩個人破例,大家都要跟著遭殃”。(采寫記者:蕭海川、羅爭光、李鯤、倪元錦、趙婉微、楊靜)

[責任編輯: 陳文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