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人大審議《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草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柳紀綱主持。京華時報記者潘之望攝
居住在家的老年人,今後有望享受到用餐、護理等8項服務。昨天,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柳紀綱作關於《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草案)》的説明,草案明確社區養老設施的管理者、使用者擅改養老設施功能和用途的,可處以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昨天,市人大對該條例草案進行審議,將於1月29日表決。若通過,擬於今年5月1日起施行。
1
草案看點
開展社區家庭醫生式服務
老人在社區和居家養老,應該享受哪些服務?草案首次明確了居家養老服務包括8項內容:用餐服務,採取開辦社區老年餐桌、定點餐飲、自助餐飲配送等服務;醫療衛生服務、家庭護理服務、緊急救援服務、日間照料服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服務和文化娛樂服務。
同時,草案明確,政府投資興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按有關規定提供定期免費體檢和流感疫苗接種服務,開展社區家庭醫生式服務,對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進行綜合管理,開展醫療、護理、康復服務指導等。
2
社區醫院用藥報銷將完善
柳紀綱説,在調研中了解到,北京市社區用藥品種已高於國家規定,但老年人仍然感覺不方便,原因一是出於用藥安全考慮,一些藥品只能在大醫院使用,二是社區醫療機構與二、三級醫院配備使用藥品具體品種、規格不同,三是社區醫療機構很多還不具備儲存大量藥物的條件。
草案明確,市人力社保、衛生計生等行政部門應當完善基本醫療保險社區用藥報銷政策,為老年人在社區治療常見病、慢性病用藥提供方便。
3
新舊小區均配置養老設施
柳紀綱介紹,目前本市多數社區設有養老設施,並開展日間照料、用餐等服務,但場地小、設施和服務項目不全,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實際需求。
草案此次對於居住區養老設施的配置、使用等提出明確要求,新建居住區的養老設施,應當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通用,老舊小區沒有養老設施或現有設施未達到配建指標的,所在區縣政府應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配置,社區配建的養老設施出租用於其他用途的,應收回用於社區養老服務。
針對上述問題,草案也作出規定,社區養老設施的管理者、使用者擅自改變政府投資或資助建設、配置的養老設施功能和用途的,由民政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情節嚴重的,收回管理權、使用權,可處以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並責令退賠補貼資金和有關費用。
4
低收入失能老人可享補貼
柳紀綱表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開展長期護理保障工作有明確要求,但目前這個制度尚處於探索階段,按照立法引領和推動改革的精神,草案規定,市政府應當制定政策,支援、引導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長期護理保險,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長期護理保障,政府對長期護理保險的投保人給予適當補貼。
草案也要求,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對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家庭經濟情況、身體狀況、養老服務需求進行評估;對符合一定條件的低收入、失能、失獨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給予居家養老服務補貼,進行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根據需要配備生活輔助器具。
5
政府人員不盡職將追責
草案明確了家庭成員對老人的贍養責任,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扶養義務的人,應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需要由社會提供服務的,老年人家庭應根據服務項目的性質和數量,承擔相應的費用。
草案對市和區縣、鄉鎮街道辦、居(村)委會各級政府的職責也做了相應規定,要求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將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落實情況納入監察和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並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根據草案,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違反條例規定,在居家養老公共服務活動中不履行、違法履行或者不當履行職責,導致老年人合法權益、公共利益受到損害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北京市行政問責辦法》追究責任;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依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配套措施
118萬老年人率先進行評估
“條例(草案)把很多東西都界定了,使得我們以後的工作有法可依。”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説,今年要對原有的3800多個老年餐桌進行提升和改造,和營養膳食體系加在一起,採取中央廚房和配送的形式,併為老年餐桌推出營養菜譜。
在經濟困難老年人的護理補貼上,李紅兵表示,這一工作目前正在做,今年經濟困難的失能、高齡老年人護理補貼辦法將出臺。針對老年人自理能力、適應能力、經濟狀況等方面的綜合評估,今年也將開始。
李紅兵説,今後所有申請政府補貼的老人,都需要進行評估,同時,所有入住公辦養老院的老人,也需要接受評估,先期將依託104個養老照料中心,對照料中心輻射到的90多個街道、118萬老年人先行評估,評估包括對老人的能力、經濟狀況、需求、對社會所作貢獻等各個方面,再逐步推廣到其他老人,“今後,入住公辦養老院的老人,前提條件一定是失能,然後政府會根據其經濟狀況來決定是否給予補貼”。
此外,昨天下午,在東城代表團進行分組討論時,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新聞發言人劉維林透露,北京市有近18萬失智老年人。未來還將針對失智老人出臺評估體系和補助辦法,根據經濟、年齡、身體、需求等情況,明確相應的補貼、補助。
試點到府養老服務遠端監控
市人大代表、北京市豐台區右安門街道工委書記王百玲對記者説,北京正在試點“無圍墻”養老院。老人不離開家,而是由相關養老機構到府提供養老院能夠享受到的服務。比如理髮、洗澡、做飯、就醫等。並且為了監督服務品質,確保老年人的安全,在被服務的老年人家裏安裝視頻終端,服務的全過程將被遠端監控。轄區內的老人只需登記具體需求,由統一平臺分派到府。這樣老年人就能夠足不出戶享受養老院內的服務了。“這等於跨越了養老院的院墻,服務實現區域覆蓋。”王百玲説。
王百玲介紹,目前這個項目已經立項,市、區兩級投入百萬資金進行試點探索,中控室設在右安門養老照料中心,目前已經建好,預計春節後開始啟用。“希望我們的探索能夠為全市居家養老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王百玲説。
區縣行動
【東城】
擬推物聯網報警急救模式
市人大代表、東城區區委書記楊柳蔭介紹,東城區擬在全市首個試點“物聯網”智慧養老模式。“很多老年人可能獨自在家時,突然摔倒、發病,不能及時發現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楊柳蔭表示,將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各類感測器告訴外界,對老人日常生活遠端監控的情況。東城區擬在全區範圍內對這一模式進行推廣,並將報警信號以地區網格進行收集,出現緊急情況立刻有人第一時間到府進行急救。
【朝陽】
今年社區養老設施覆蓋50%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