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記者 王輝 攝
昨日,全國人大代表、東莞市長袁寶成接受了南方日報專訪。袁寶成表示,今年東莞將力爭在六個領域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他堅信,東莞只要按照既定目標持之以恒地推進,今年的經濟增長將持續向好,邁過“爬坡越坎”階段和突破轉型升級“拐點”將很快到來,高水準崛起的前景將更加廣闊。
他同時介紹了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建設的最新進展和鎮村債務問題情況。
采寫 南方日報記者 段思午
讓東莞成為企業投資首選之地
談經濟發展
我們相信,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一定能夠營造有利於全市經濟發展的“小氣候”,讓來東莞發展的企業喜歡東莞、認可東莞、紮根東莞,繼續使東莞成為客商投資的首選之地。
南方日報:東莞經濟在2013年走出低谷,2014年能否保持這一增速?轉型升級拐點預計何時出現?
袁寶成:近幾年東莞大力推動轉型升級,從2012年第二季度起,GDP增速連續7個季度加快,2013年更是實現了9.8%的增速,高於全國和全省的增速,實現了“十二五”時期以來的年度最高。
當前東莞的産業結構還存在不少問題。我們把2014年定為“攻堅年”,集中力量推動改革攻堅、項目攻堅、效能攻堅,力爭在重點領域改革、重大項目招引和落地、政府效能提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效,不斷鞏固上升向好的勢頭。
只要按照既定目標持之以恒地推進,東莞今年的經濟增長將持續向好,邁過“爬坡越坎”階段和突破轉型升級“拐點”將很快到來,高水準崛起的前景將更加廣闊。
南方日報:去年東莞外資企業工業品內銷比重已超過三分之一,新時期外貿與內銷對於東莞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袁寶成:推動外資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提高産品內銷比重,是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一項重點工作。東莞有1萬多家外資企業,每年向歐美等發達國家出口大量的産品。這些産品質優價廉,在國外市場廣受歡迎。
以前,由於政策、市場和銷售渠道等影響,大多數外資企業的産品都是出口,內銷比重較低。這幾年,為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的變化,我們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外資企業工業品內銷比重已從2009年的不到四分之一上升至目前的三分之一。2013年,全市外資企業內銷2880億元,增長9.9%,增幅高於出口3%。企業內銷額不斷提高,説明企業的市場結構不斷優化,也説明東莞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措施是有效的。
今後一段時期,我們將在幫助企業鞏固海外市場、拓展新興市場的同時,繼續加大力度扶持企業加快開拓國內市場,實現內銷、外貿均衡發展,構建多元平衡發展的開放型經濟新局面。
南方日報:近年來,東莞大力推動“六個東莞”建設,不遺餘力地改善營商環境,但也有投資者認為東莞與國內一些城市仍有差距,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袁寶成:過去兩年,東莞全市共引進1億美元或6億人民幣以上的重大項目146宗、總投資額2899億元,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動力。這得益於東莞在交通區位、産業配套、城市環境、政府服務等方面的競爭優勢,也充分説明東莞仍然是中外客商青睞的投資地之一,是幹事創業的熱土。
為進一步打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今年東莞提出了探索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進一步清理壓減行政審批事項、加快入戶制度改革等工作舉措。特別是立足於東莞製造業大市的特點,出臺了關於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市政府1號文件,提出了50條具體措施,決定用100多億元大力扶持以先進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發展。
我們相信,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一定能夠營造有利於全市經濟發展的“小氣候”,讓來東莞發展的企業喜歡東莞、認可東莞、紮根東莞,繼續使東莞成為客商投資的首選之地。
對於東莞投資環境,我可以提供一組數據:2012年至今,東莞總計為企業“減負”達80億元。西班牙的海斯坦普項目從簽約到投産用時10個月;韓國三星第一毛織從簽約到打樁動工建設用時3個月;長安的萬達廣場,從奠基到投入使用用時不到一年。
今年六領域改革要取得明顯成效
談深化改革
東莞市委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的2014年一號文件,提出了90條意見,明確了330多項具體改革任務。我們將力爭每年抓住幾個重點打好攻堅戰,每年抓出幾個改革亮點來帶動全局。
南方日報:2014年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市委“一號文”多次提到“改革”。有評論將今年視為東莞“二次改革”元年。東莞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的思路與舉措有哪些?
袁寶成:東莞市委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的2014年一號文件,提出了90條意見,明確了330多項具體改革任務。我們將力爭每年抓住幾個重點打好攻堅戰,每年抓住幾個改革亮點來帶動全局。今年將力爭在六個方面的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一是項目投資建設審批體制改革;二是商事登記後續監管改革;三是城鄉土地生態利用制度綜合改革;四是政府機構改革;五是戶籍制度改革;六是公交體制、醫藥衛生等民生領域改革。
南方日報:東莞在全國率先探索商事登記改革,為全國提供了借鑒,目前的工作進展及接下來在後續監管方面的思路與舉措有哪些?
袁寶成:東莞是國家工商總局批准的廣東4個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試點市之一。在2012年改革基礎後,我們積極探索建立一套“寬進嚴管”的監管機制,努力做到“放而不亂”。
當前,後續市場監管的目標就是建設“企業自律、部門監管、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市場監管體系,打造商事登記改革後續監管的“東莞模式”。
在企業自律方面,一是加快完善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平臺功能,打造企業誠信管理體系;二是完善失信懲戒機制,提高企業“失信成本”;三是通過各種方式提醒商事主體按照法律法規要求辦理相關後續審批,突出商事主體的後續審批義務和責任。
在部門監管方面,一是開發商事登記改革協同監管資訊化系統;二是建立後續監管考核督查機制,督促各有關部門落實各自職責;三是構建市、鎮、村三級綜合監管網路;四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縮短執照發出後部門審批的空檔期。
在社會監督方面,一是建設12345舉報投訴受理平臺,暢通全社會對市場違法行為的投訴渠道;二是建立部門審批效率、監管效果的群眾評議機制;三是加快培育和發展社會仲介組織,發揮行業規範、自律等作用,強化後續市場監管效能。
村組負債水準為二十年來最低
談鎮村發展
目前各鎮街、村組債務均屬於可控範圍,32個鎮街的資産負債率均已低於50%,其中超過50%的鎮街已低於20%。2013年村組資産負債率降至19.5%,比2012年下降1.5個百分點,降幅為近十年最大。
南方日報:東莞村組“希臘化”曾經是外界關注的焦點,當前東莞鎮街政府債務和村組集體債務情況如何?
袁寶成:近年來,我們大力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嚴格控制政府性債務和集體性債務,推動鎮村增收節支、增資減債、增效堵漏。2013年全市村組兩級累計實現經營總收入163億元,增長5.1%;村組兩級經營純收入93.9億元,實現2000年以來首次雙位數增幅,增長10%。
目前各鎮街、村組債務均屬於可控範圍,32個鎮街的資産負債率均已低於50%,其中超過50%的鎮街已低於20%。2013年村組資産負債率降至19.5%,比2012年下降1.5個百分點,降幅為近十年最大,負債水準降至近二十年最低,高負債村組數量大幅度減少。
我們會進一步完善政府性債務管理,杜絕盲目舉債搞“政績工程”,嚴控新增或續借政府性債務。鎮街債務要實行風險等級分類管理,重點監控類鎮街原則上每年在本級稅收分成新增部分至少提取1/3建立償債準備金。同時,推動村集體增資減債,嚴禁過度分紅甚至借債分紅。
南方日報:2012年啟動的水鄉特色經濟發展區建設有哪些新進展?當地村民得到哪些實惠?
袁寶成:2012年,東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統籌水鄉地區發展的戰略決策,每年投入20億元推動其加快統籌發展。這一重大部署主要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要求,結合東莞的實際,積極探索在不改變行政區劃的前提下推動欠發達地區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路徑,努力推動“行政區經濟”向“經濟區經濟”轉型。
2013年是水鄉經濟區規劃建設的起步之年。一年來,東莞按照既定的目標,紮實推進水鄉經濟區建設,總的來看,順利實現了“一年良好開局”。水鄉地區“10鎮1港”去年生産總值847億元,同比增長11.5%,比全市快1.7個百分點,經濟發展速度、品質和效益進一步提升。水鄉也獲批成為國家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省水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試點。
隨著水鄉統籌的快速推進,當地市民和村民不僅享受到了環境的改善,同時也實現了經濟收益的提高。比如説華陽湖生態濕地公園項目,在統籌華陽村土地過程中,我們堅持村民利益為先,租金全部由村民分配,增值收益按照協議由村集體和村民分配,最大力度保障群眾利益。華陽村集體土地和廠房租金上漲了8倍,村集體年收入增加500多萬元,真真切切讓老百姓看到、共用了水鄉統籌發展帶來的成果。
六大領域改革
1
項目投資建設
審批體制改革
東莞將成為國內項目投資審批時間最短的城市之一。
2
商事登記
後續監管改革
今年東莞將加快構建“企業自律、部門監管、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市場監管體系,力爭打造商改後續監管“東莞模式”,繼續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3
城鄉土地生態
利用制度綜合改革
這項改革對東莞盤活更多土地承載大項目、再造東莞經濟至關重要。今年將加大力度繼續推進建設用地整合,力爭再儲備一批連片地塊。同時,積極推進創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市工作,推動“三舊”改造長期化、常態化,力爭以較少的土地資源支撐更大規模的經濟增長。
4
政府機構改革
將按照中央和省的統一部署,抓好機構職能調整,推進去年已部署的衛生計生、食品藥品監管等領域機構職能整合工作。同時,結合經濟區統籌發展,在規劃、環保、食品藥品監管等領域開展試點,實施按區域設置相關監管部門工作機構。
5
戶籍制度改革
降低城鎮入戶門檻已是大勢所趨。東莞的人口倒挂問題相對突出,高水準崛起也迫切需要更有力的人才支撐。今年東莞將實施新的入戶管理辦法,凡符合條件的大專以上應屆畢業生、本市職校技校畢業生等10類人才均可直接入戶。
6
公交體制、醫藥衛生
等民生領域改革
群眾對公交、醫療等領域的問題反映一直比較強烈。抓好改革,不僅市民直接得實惠,政府形象也能有效提升。今年將完成國有控股跨鎮公交公司組建,加強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資源配置,落實醫藥分開等制度,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動公交、醫療等公共服務公益化水準不斷提升。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