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會?當然沒開,原因你懂的”。中國建設銀行一名員工帶著無可奈何的表情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2013年年底,當眾多央企選擇“安安靜靜”地度過本屬於年會的時間時,各網際網路企業與之形成鮮明對比,年會上出現的名車、日本女星、鉅額獎金一次次佔據頭條,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年會過後,各企業的員工們更是議論著、羨慕著、抱怨著。
年會作為企業內部一年一度、且已經形成傳統的重要組織形式,在蛇年年底第一次産生了困惑。開還是不開?怎麼開?開了能帶來什麼?放在員工心中的情緒,也成了擺在企業管理者面前的問題。
不一樣的年會
不開年會的中國建設銀行並不孤單,根據記者的調查,不少國企、央企都不約而同地在年會問題上選擇了偃旗息鼓。
中國人壽也沒有開年會,只有2013年度工作總結會議,這被員工調侃為“年會”。在會議室裏,領導按照職位順序上臺念報告,總結2013展望2014,全體員工坐在臺下聽報告,和一年中的其他會議沒有區別。部門內,領導和員工圍坐在一起,員工念個人述職報告,在春節放假前的一個中午AA制去飯店吃了頓飯。
中航工業沒有開年會,集團開了並不是全民參與、也不是以聯歡為主的組織峰會,個體參與的就是述職和領導點評。一位員工所在的部門在食堂吃了頓飯算是為2013年收官,最“硬”的菜是一條魚,沒有上酒,“響應中央號召”。
在大多數國企和年會絕緣的時候,一些網際網路公司辦的年會卻著實“土豪”了一把。
奇虎360年會上最高的獎項是價值200萬元的保時捷卡宴SUV汽車一輛,優秀團隊獎是100萬元現金,優秀個人獎是價值50萬元的公司股票和香港雙飛遊,此外還有獎項若干。沒有領到獎也沒關係,員工還可以在年會上看到日本女星,一位員工把年會現場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內立刻獲得了100個“讚”。
小米開年會了,這個在2013年表現突出的公司在年會上為員工準備了小米産品、旅遊、電子産品等,以及一位重量級嘉賓沃茲,他是蘋果電腦真正的發明人,是喬布斯最親密的戰友,他在科技圈工程師群體中的名氣甚至要大過喬布斯。
百度開年會了,年會辦得頻頻出彩兒的這家公司2013年放棄了“度娘”,開始走溫情路線。驚喜在於百度邀請員工的家屬到北京,公司包機票和住宿。在百度為員工舉辦盛大的頒獎典禮上,李彥宏親自為員工的父母敬酒。
此外,一些創業型公司的年會則更像是聚會,充滿了人情味。
杜夢傑作為追夢網的創始人在2013年因為在眾籌領域創業而頻頻受到關注,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的年會是和公司內6個全職員工一起吃飯聊天,併為他們準備了iphone手機、獎金作為年終獎,還貼心地給員工提前5天放假,讓他們早點回家。
年會是正常的企業文化建設
網際網路公司年會因為“土豪”而得到關注。
以往,國企、央企年會也是熱鬧非凡,不僅有最高領導的出席和演講、員工精心準備的歌舞演出,還有公司準備的價值不菲的獎品和獎金,集體聚餐甚至出國旅遊。當然,這也是被公眾詬病的地方。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特約企業文化專家宋杼宸表示,此前不少央企把年會當作給員工發放獎金的機會,趁機用公款大吃大喝,使得年會“變味兒”了,為了年會企業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造成大量的浪費。有些虧損的企業把年會當成一種負擔。“這幾年企業單純為了吃吃喝喝的現象少了,企業的整體風氣是趨向務實”。
“今年央企低調辦年會的原因是‘八項規定’的出臺。”宋杼宸分析,央企領導今年在年會問題上的心態是比較矛盾的,一方面他們作為國家某領域的經營者,對國家政策比較敏感,另一方面作為企業領導者,企業文化、員工感受也是要考慮的。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國資委就在控制央企職務消費方面監管更加嚴格,壓縮會議費。今年低調成為更廣泛央企辦年會的態度,帶來最直接的影響是,酒店接不到央企的年會訂單,租賃舞臺服裝的生意不好做了,年會策劃人的電話冷清了。
當得知企業年會取消後,記者發現央企員工雖然表示理解,但仍然難掩失落。失落的是,沒了見到企業大領導的唯一場合,少了見識同事另一面的機會,缺了和其他部門結識和了解的渠道。
“重要的是,大家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可以借年會這個機會熱鬧熱鬧。”某央企員工説。
廈門大學管理學副教授何春燕説,喜歡熱鬧是中國文化的元素,年會是正常的企業文化建設的儀式需要。“對於員工來説,年會意味著收穫的肯定,需要得到認同,也借此聯絡客戶關係;對於管理者來説,是‘作秀’的好時機,營造所需要的企業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公眾對於國企、央企和民企辦年會的態度完全不同。在網際網路企業年會的新聞下,有不少網友都發表了“羨慕嫉妒恨”的評論。
何春燕解釋,相比較而言,網際網路行業大多數為民企,並不受政策影響,加上這個新興行業活力頗豐,耍點“土豪”架勢也無可厚非,但不是主流。
她還介紹,國外的企業也有定期的慶祝會,表彰有功的員工,加強榜樣的力量。實力強的,也舉辦酒會。亞洲國家強調“家”的氛圍,都會有吃飯環節,這與西方國家有所不同。
年會就像是春晚
在宋杼宸看來,雖然央企領導者低調辦年會沒有錯,但他們採取了一種“比較僵化”的處理方式,省了一些錢,但會導致員工的忠誠度和歸屬感下降。
“有些錢是不能省的,年會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方面。”宋杼宸説。據他了解,很多央企採取了民主生活會代替年會,以座談的形式增進感情,增加了解。
聽聽員工怎麼説。有人期待辦年會,他們認為其實年會不見得就是擺場面搞奢華,哪怕就是簡簡單單弄點花生瓜子,自己的員工排幾個簡單的小節目、做幾個簡單的小遊戲,獎勵個洗髮水、臉盆什麼的都可以。
也有人認為年會可以不辦,但一定要保證員工的年終獎和事業的成就感,這是留住優秀員工、助力公司不斷向前發展的不二法寶。
這些都是表達了員工對於企業文化和人情味的期待。在中國青年報曾做的一項調查中,45.9%的員工認為企業“沒有人情味”。
但也有一些公司很善於在辭舊迎新的時候宣傳企業文化,增強員工凝聚力。例如地處廣東的騰訊公司,每年發“利是”時排長隊的壯觀景象都會在網上熱傳。“利是”是南方企業流行的習俗,新年過後的開工日,老闆要給員工發紅包,不在乎錢多少,重要的是為了討個好彩頭。
浙江金華一家公司的年終獎發放規則讓人大跌眼鏡。這家公司規定:喝多少酒,就發多少年終獎。男員工一杯白酒500元,一杯紅酒200元,一杯啤酒100元,女員工翻番,很多員工因此喝到吐。這被認為是戲弄員工的尊嚴。
何春燕肯定一些創業公司的做法,她認為創業型公司雖然實力較弱,但營造組織氛圍還是很重要的,如果在創業之初就懂得“收買”員工的心,不管方式是怎樣,這一定前途無量。
記者發現,被採訪者形成共識的是,對於一個重視“情”的國度,我國企業年會不可或缺,重要的是,年會的主題要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形式要與文化相符。
宋杼宸“希望年會搞起來”,他建議,年會並不需要一定是大吃大喝和豐厚的獎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了解和交流的機制。諸如共同成立公益基金等都是很好的增加企業文化建設。
“年會就像是春晚,看了也許就那麼回事,不看就少了點什麼。”一名央企員工説。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