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基金子公司套利機會短暫 靠獨到優勢才安身立命

2013-07-25 08:53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如果將來某一天監管套利機會沒有了,基金子公司要靠什麼安身立命?”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的副總經理在獲悉銀證合作受到限制的消息之後稱,套利機會只是階段性的,到一定時候,對于基金子公司的通道業務和類信托業務,政策也會作出限制。如果基金子公司只著眼于掙簡單錢、快錢,不培養自己的綜合競爭力,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事實上,也有基金子公司明確表示,不會涉足通道業務和風險較高的房地產類信托業務。以興全基金的子公司為例,一直以來基本只做股權質押項目,並且基本打4折,以控制風險。該公司表示,這類項目的利潤空間雖然可能不及房地產融資項目,但是風險相對可控,畢竟基金公司在上市公司股權估值上不是“門外漢”,可以借助多年來二級市場研究投資經驗。

  也有一些子公司希望逐步涉足資產證券化業務。此前,諾亞財富與萬家基金子公司合作,就完成了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小貸公司的私募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募集。該產品將阿里小貸的信貸資產打包,以其收益權作為投資標的,發行基金子公司特定多客戶資管計劃,由諾亞財富的高凈值客戶認購。

  對于招商基金子公司與PE的合作,有業內人士認為,就這次合作本身而言,是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借道基金子公司為PE募資,類似于通道合作,但是如果可以通過專戶募集資金投資多個基金,則成了天然的母基金業務,為開辟新的業務路線進行了嘗試。

  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的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子公司在吸取他人的經驗之余,更應該走自己的創新之路。基金公司經過多年經營,有很多獨到之處。相對于銀行、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在證券投資方面的優勢和經驗積累是無法比擬的。對于龐大的證券市場,投資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能創設的股權、債權、收益權項目很多。研究近幾年發達國家證券市場,就會發現被動型投資、工具型投資大行其道,這類業務在目前基金公司中大都有人員、係統能夠實現,通過子公司創造出相應的產品供投資者使用完全能夠達到。在主動型投資方面,FOF模式也是一種很好的業務,基金公司子公司的投資范圍放寬,可以通過投資銀行理財、信托產品、券商資管、保險、期貨等等更為廣泛的品種,給不同投資人群以符合其風險偏好的金融服務,同樣能夠創造價值。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