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多傳統公司還在手機、平板等移動端爭奪入口時,互聯網公司再次瞄準了下一個戰場——家庭客廳。隨著個人PC、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不斷普及,傳統液晶電視的吸引力正不斷下降,以樂視、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的介入,打破了國內電視市場上的平衡局面。
“智能電視能不能成為主流不能肯定,但電視智能化卻一定是個趨勢。”國內著名電子產品測評團隊——Zealer團隊在接受理財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互聯網十幾年激烈的競爭產生了最優秀的組織。而這些組織坐上坦克車做傳統行業的時候,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它將會全面地接管中國經濟,所向披靡。”搜狐CEO張朝陽曾在一次論壇上如是說。
“第三屏”爭奪戰打響,在這場群雄逐鹿的戰場上,勝者還未誕生。
樂視TV、小米電視技術拆解
樂視TV、小米電視這些標榜高端配置高性價比的產品,從技術角度看究竟如何?理財周報記者獨家專訪Zealer團隊,為我們解密智能電視的內核。
以小米電視2(以下簡稱小米電視)和樂視TV X50Air全配版(以下簡稱樂視TV)兩款主流4K智能電視為例,二者在屏幕面板、主板配置、操作係統、圖像音效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異。
從屏幕面板來看,小米電視採用的是LG/華星光電面板,樂視TV則選用InnoLux(群創)4K面板。Zealer團隊認為,單從面板品質來說,這幾種液晶面板離頂級都相差甚遠;但是從品控和良品率上來說,LG要好一些,群創其次,華星光電相對弱一些。對于3D顯示來說,LG採用被動偏光式,華星光電和群創採用主動快門式,從高清度來看,後者優于前者。
具體體現在流暢度和清晰度方面,Zealer團隊指出,“在載入完成的情況下,播放流暢度和清晰度跟原視頻的幀率和碼率有關係。畫面銳度和色彩跟原視頻封裝格式也有一定關係,除此之外,更多的還是屏幕本身的素質問題,小米電視是IPS屏幕,樂視X50Air應該是VA軟屏。VA屏相比于IPS來說黑場做得比較好,顯示黑色時更加純凈,但視角和色彩上又差了一些。IPS屏幕的電視色彩更豐富真實,但相比VA在屏幕防漏光方面做得又差了一點,響應速度也稍差一些。”
主板方面,小米電視和樂視TV都採用CortexA9四核CPU和Mali450 MP44+2核GPU,僅在主頻上有微小差異,“對于播放超高清視頻,”Zealer團隊認為“這種配置絕對是足夠的”。
另外,小米電視配備6只全頻、2只高音揚聲器的Soundbar以及一只8英寸揚聲器獨立無線低音炮,而樂視TV使用第三代魔音音響係統並配以4個(兩個中音、兩個高音)揚聲器。
“從技術上講,這個價位的電視機更多是在音效上做文章,所以僅能給普通用戶帶來‘震撼’的效果。無論是哪一款電視要達到真正HiFi水準我們相信依然有不小的差距。”Zealer團隊解釋。
最後操作係統,小米與樂視分別採用MIUI TV智能電視係統和LetvUI 3.0係統,兩個操作係統都基于Android 4.3係統內核打造。
Zealer團隊認為,“小米的優勢在于在數年下來對手機操作係統的技術沉淀,所以小米電視的係統在邏輯上十分簡單易用,操作上也較其他電視要簡單得得多。但小米不存在自己的影視公司,資源上也是依靠第三方給予,因此在影視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上都不如樂視電視。”
不過,Zealer團隊也坦言,“智能電視實際上就是一個加了高清智能電視盒子的傳統電視,如果僅從電視資源上發展,與對手無法拉開大的距離。”
目前,智能電視除了存在內容監管的問題外,技術標準不統一,終端生產商、內容提供商以及應用開發商、網絡運營商之間的利益之爭都是擺在智能電視面前的難題。
“電視智能化的趨勢不可逆轉,我們認為智能電視的下一個爆發點在于智能家居。屆時電視將作為一個家庭所有電器的監控中心,通過手機和電視便可以遙控到全屋子的電器。”Zealer團隊對理財周報記者展望了智能電視的未來。
互聯網公司攪局
互聯網行業從來不缺少“不安分者”,當互聯網公司將下一個顛覆對象瞄準傳統電視時,結果便是新一代智能化、互聯網化的電視誕生。
智能電視,Zealer團隊把它比作電視機與錄像機的結合,“簡單說就是把智能電視機頂盒與傳統電視相結合,由于內置了移動終端的操作係統,結合互聯網連接使得以往在電腦、手機上才能實現的功能如今在電視上都可以做到,同時也成為了用戶索取互聯網信息的新窗口。”
智能電視相比起傳統電視最大的特點是可延展性,可以連接互聯網,理論上用戶可以接觸到無限多的內容,可以自由選擇任何自己想要看的東西。
2009年底,樂視推出第一款Linux係統的樂視盒子Letv-818。2013年5月,樂視網正式推出智能電視產品——樂視TV超級電視X60以及普及型產品S40,成為國內首家正式推出自有品牌電視的互聯網公司。今年4月,樂視正式發布了首款4K智能電視X50 Air,至此,樂視TV涵蓋了從40英寸到70英寸的多種型號和配置的智能電視產品。
無獨有偶,小米同樣也是從互聯網機頂盒進入互聯網電視領域。2012年11月小米正式上線“小米盒子”;2013年9月,小米正式推出智能電視產品——小米電視;今年5月,小米發布首款4K電視小米電視2代。
互聯網電視以“高配置、低售價”為賣點,之所以做到低價,主要得益于兩點:一是借助互聯網銷售的優勢,可以省下許多中間環節的費用,從而節約成本;第二點則是,互聯網公司經營智能電視的盈利模式與傳統電視大為不同,傳統電視生產商主要依靠硬件盈利,而智能電視則是通過“硬件+服務”來向用戶收費的。
而這種互聯網低價直銷的模式,使得樂視和小米這類互聯網公司能夠迅速開辟智能電視市場,智能電視的市場份額也不斷擴大。
同時,從互聯網IT公司、視頻網站公司,以及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均加入智能電視戰團。
ZDC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中國智能電視市場的市售產品數量累計達到636款,分屬20家主流品牌廠商。記者 戴建敏 實習記者 劉太洋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