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産品初加工怎麼補貼?
扶持政策重點向現代農業示範區傾斜,向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
採取“先建後補”方式,堅持農民自主建設。嚴禁各地採取包辦代替方式為合作社和農戶採購相關設備、代建相關設施
為加快解決我國農産品産後損失浪費嚴重問題,今年中央財政加大了農産品初加工設施補助力度,資金規模從5億元增加到6億元,增幅20%。今年的補貼內容、範圍有什麼新變化?農民怎麼申請補貼?記者日前採訪了農業部、財政部有關負責人。
資金規模增加,補助重點更加突出
記者:2014年農産品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有哪些新變化?
答:一是國家加大了初加工設施補助力度。2012—2013年,中央資金規模均為5億元,今年增加到6億元,新增了1億元,增幅20%。二是補助重點更加突出。扶持政策重點向現代農業示範區傾斜,向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
記者:農民如何申請建設農産品初加工補助設施?
答:項目採取“先建後補”方式。實施程式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農戶自願提出補助設施建設申請,經鄉鎮政府審核,縣級農業、財政部門審批同意,在項目所在村公示7天后,開始施工建設;工程竣工並經縣級農業、財政等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後(驗收工作需實地見物,確認當年新建,並符合工程驗收標準,方可認定為合格),在項目所在村公示7天,由縣級財政部門兌付補助資金。
堅持農民自主建設,堅持先審批後建設程式
記者:今年農産品産地初加工補助政策實施有哪些新要求?
答:農業部、財政部對今年的補助政策實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堅持農民自主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政府部門主要是通過資金補助、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等措施,鼓勵、引導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出資出勞,自主建設初加工設施,不搞包辦代替。嚴禁各地採取包辦代替方式為合作社和農戶採購相關設備、代建相關設施。
堅持先審批後建設程式。縣級農業、財政部門採取公開、公平、公正方式確定當年享受補助政策的專業合作社或農戶後,在申請表上填寫同意農民建什麼設施、什麼型號、國家補多少錢,省裏補多少錢等內容。農民以批准後的申請表為憑證,開始施工建設。嚴禁口頭同意農戶和合作社建設補助設施,設施通過驗收後,再補填審批資訊和驗收資訊等違規做法,避免出現尋租行為。
堅持兩次公示制度。補助對象初步確定後,要在項目所在村公示;補助設施通過驗收後,要在項目所在村公示。通過兩次公示的方式接受群眾監督,把好事辦好。
堅持兩次資訊錄入制度。審核同意農民建什麼設施、補多少錢後,在10個工作日內把審核資訊錄入管理資訊系統;補助設施驗收合格後,在10個工作日內把驗收資訊錄入系統。通過該系統,部、省兩級管理部門可以及時了解各縣項目進展情況,掌握審核程式的規範程度。
新聞背景
農産品初加工補貼
助農增收18億元
我國從2012年開始實施農産品産地初加工設施補助政策,2012—2013年,中央財政共安排10億元資金,補助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建設5萬座初加工設施,新增馬鈴薯貯藏能力100萬噸、果蔬貯藏能力60萬噸、果蔬烘乾能力60萬噸。
補助政策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民建設貯藏、烘乾設施後,馬鈴薯、水果、蔬菜産後損失率分別從15%—20%、15%—20%、20%—25%降低到6%、4%和6%以下,相當於每年多增加27.5萬噸産量,錯季銷售還提高售價30%—50%,農民由此多增收18億元。設施使用壽命按20年計算,可為農民帶來360億元的收益。
此外,還實現了農産品的均衡上市、促進銷售。西北、華北、東北等馬鈴薯主産區,馬鈴薯銷售期從不到半個月延長到了7個月,實現錯季擇機銷售,調節了市場供求。實施科學貯藏後,農産品原材料品質提高,同時延長了原料供應期,拉長了加工企業生産週期。農民有了貯藏、保鮮、烘乾等初加工設施,種什麼作物都不再擔心賣難、價格不好等問題。(馮 華)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