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融資的區域集中度持續下降,融資的區域不平衡狀況明顯改善。
央行20日發佈了2013年地區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據央行調查統計司負責人介紹,地區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和一定區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是全面反映一定時期內金融體系對某一地區資金支援的總量指標。地區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口徑和內涵與全國社會融資規模一致,即金融體系為整體金融的概念,從機構看,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從市場看,包括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保險市場以及中間業務市場等。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快速增長,有力地支援了區域經濟的較快發展。2013年東、中、西部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分別為9.04萬億元、3.40萬億元和3.79萬億元,分別比2011年多1.39萬億元、1.10萬億元和1.29萬億元。
央行調查統計司負責人表示,從結構看,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融資集中度持續下降。2013年我國地區社會融資規模最多的前六個地區集中于東部六省市,即廣東、北京、江蘇、山東、浙江和上海,融資額合計佔全國的37.9%,融資集中度比2012年下降1.5個百分點,比2011年下降6.2個百分點。
二是融資的區域不平衡狀況明顯改善。2013年,東、中、西部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分別佔同期地區社會融資規模總額的52.2%、19.6%和21.9%;東部地區佔比比2011年下降6.4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佔比分別比2011年上升2.0個和2.7個百分點。
三是地區融資結構存在一定差異,中、西部地區融資對銀行貸款的依賴度明顯高於東部地區,東部地區直接融資佔比較高。2013年,中、西部地區新增人民幣貸款佔其社會融資規模的比例分別為51.8%和54.6%,比東部地區分別高2 .4個和5 .2個百分點;東部地區直接融資佔其社會融資規模的比例為13.5%,比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高1.5個和3.0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