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網連中國]5地調查:城市“治堵”從未停歇 市民仍喊堵

2016年06月24日 14:33: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人民網資料圖片 陳曉根 攝

  人民網資料圖片 陳曉根 攝

  今年4月,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發佈了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堵城排行榜,濟南、北京等城市上榜。治理交通擁堵,各大城市採取了哪些對策?專家學者有哪些建議?人民網記者選取北京、杭州、濟南、鄭州、昆明5個位居排行榜前幾位的城市進行了調查。

  5大受訪城市堵車形勢嚴峻 市民感受不盡相同

  “不能讓人家一提‘首都’就是‘首堵’,我們臉上擱不住啊!”今年初的北京兩會上,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做如上坦言,市長王安順也曾多次指出,治理交通擁堵不要只體現在數字上,一定要讓老百姓感受到交通擁堵有所緩解。

  又是一輪近半年的治理,北京的交通擁堵是否緩解?市民各執一詞。家住北京東城區崇文門附近的張先生告訴記者,通過外地車禁上二環等措施,東二環的交通擁堵的確有了緩解;而家住朝陽區雙井橋附近的鄭先生則説,並沒有感受到道路擁堵有什麼實質性的改善,即使是在雙井橋堵點改造完成後的一個月,三環主、輔路依舊擁堵。

  北京這種治理情況並非首都特色,而是也同樣發生在其他大城市。鄭州被稱為“堵城”已經很多年,鄭州治堵也已經過去很多年,然而鄭州交通在人們心目中仍然尷尬。“鄭州堵車的話題已經提不起我的興趣,都習慣了。前年買車時候想的挺好,誰想到有車更出不去門兒。我現在已經回歸地鐵了,每天半小時,低碳出行。”鄭州市民霍先生對記者説。

  杭州的上班族小徐也表達了對杭城交通出行的不滿:“主要是早晚高峰車流量特別多,從家到單位僅4.2公里的距離開車就要花費半個多小時。”

  昆明市民楊先生每週回家要從北市區到南市區,平時大概1個小時的車程,高峰期則需要2個小時。“昆明是一個二線城市,但擁堵狀況和許多一線城市不相上下。今天修路保養設路障,明天修地鐵挖個坑,經常這樣,堵車也很正常了。”

  “睜開眼,家門口路沒有了,不能走了。”最近濟南不少網友也紛紛吐槽,因各個路段修路,市民一夜路難尋。修路造成了市民的出行難,也讓濟南這座“堵城”再添“堵”。

  各大“堵城”治堵未曾停歇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

  雖然交通狀況屢受詬病,但各大城市在“治堵”方面的努力從未停止過。

  修路,一直是鄭州治堵的一項主要措施,鄭州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調侃“鄭州鄭州,天天挖溝”就源於此。三年前,鄭州市政府曾宣佈“集中式”治堵,用短期的擁堵換來長期的暢通。如今,鄭州的三環快速化、隴海快速路等重點工程均已基本完工。“陣痛期”已過,可車主們的普遍感受是,治堵效果不明顯。然而,與鄭州大規模修路引起的爭議相比,同期開通的地鐵1號線則受到了市民的一致擁護。2015年,鄭州地鐵1號線日均客流量約24.14萬人次。地鐵,成為鄭州“治堵”的一個新寄託。

  為了治堵,昆明市交管部門建議一是建立政府牽頭的宏觀調控機制,從源頭對城市交通進行評估;二是加大科技管控力度;三是加大交通違法事故處置效率;四是加大市民交通出行理念和安全意識。此外,昆明還嘗試使用“綠波帶”建設提升道路通行效能,目前已在六條城市幹道建設了“綠波帶”,但因地鐵建設,“綠波帶”尚未發揮出應有作用,隨著地鐵施工的推進和“綠波帶”的逐步覆蓋,整個系統將會有很大提升。

  今年杭州的交通治堵工作則全面以“G20峰會保障”為中心,將依託峰會項目完善路網設施功能,加大力度發展公共交通、強化交通組織管理等全力推進交通治堵各項工作。杭州將通過優化公交運力配置,打通公交運作“堵點”,科學配套公交專用道,優化完善公交運營調度,提升發車正點率和運作時速,改善高峰公交擁擠狀況。

  濟南市“十三五”規劃顯示,未來五年內,濟南將重點建設“東西、南北”四大綜合客運樞紐,重點打造“一西一東”兩大綜合客運樞紐,實現公路長途客運與公交、軌交及航空、鐵路等形成立體交通換乘網路。記者從濟南市軌道集團了解到,濟南將建設輕軌R1、R2、R3和地鐵環線、M1線、M2線、M3線、M4線等8條線,加上規劃中的M5、M6線,將在濟南架起縱橫交錯的立體交通網。

  從去年開始,北京就開始了各條道路的疏堵改造工程。不論是整治京藏高速、雙井橋等重點路段,還是打通斷頭路、建立微迴圈,北京在“治堵”方面的努力從未停止過。除了這些“治本”的方法,在開學等特殊時期和關鍵路段,北京交管局也時常組織警力上街疏堵,維持秩序,保證道路暢通。

  交通治堵路在何方?專家建議構建立體化公共交通體系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寧金成認為,鄭州治堵的關鍵在於要有長遠規劃。“大規模的交通建設肯定對鄭州未來的交通有很大幫助,但鄭州之所以年年修路、治堵,正是前些年缺乏長遠規劃的表現。”

  浙江工業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吳偉強對記者説,杭州治堵,必須從糾錯開始,比如在機動車道設置隔離帶,使道路的通達性、便捷性、服務性水準大大降低。“一定要回歸基本交通管理原理,少搞違背基本原理乃至違背常理的所謂創新。”

  山東政協常委、山東建築大學教授鄧相超認為,像濟南這樣擁有七百多萬人口的城市,要從根本上解決擁堵問題,首先需構建立體化的公共交通體系。這樣才能大大提高市民出行的公交分攤率。“現在濟南市的公交分攤率僅有20%多。如果這一數值能超過60%,濟南市的城市交通就不會擁堵。”

  “非理性使用小汽車是導致擁堵的原因之一。”昆明理工大學教授何民説,在昆明,曾經走在全國前列的“公交專用道”很多都已拆除,如今只要一堵車,公交也“動彈不得”。很顯然,同樣都是堵,坐在小汽車裏,遠比擠在公交中要舒服得多。因此,不可靠的公共交通運作,會讓更多的人選擇小汽車出行,進一步加劇了擁堵,反過來又刺激人們選擇小汽車,這樣城市交通會進入惡性迴圈的怪圈。“目前來看,昆明除了加快地鐵建設外,還需要切實實施‘公交優先’,通過在公交需求集中的走廊上建立公交專用道來保障公交車的運作速度和準點率,這樣才能在有限的空間下保證城市道路資源的最大利用效率——以運送的人來計算,而不是通過的車來計算。不能眼睛裏只看到車堵在路上,看不到人堵在路上,把人的問題解決好,才是交通治理的基本出發點。”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