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房地産交易中心,市民在等待辦理房産交易手續。徐程/攝(新華社發)
連日來,前往上海部分房地産交易中心諮詢、辦理二手房交易過戶手續的市民明顯增多。
“張小姐,您稍等一會兒,我現在正在帶客戶看房,晚點回到電腦前,我來給您查這套房子。”
2月28日,週日,房産仲介小王忙得不可開交。小王所供職的這家仲介公司,正是一週前因違規操作而被上海市消保委點名的鏈家地産。他告訴記者,消保委點名實際上並沒對生意帶來多大影響,“現在是最旺的時候,我們門店多,買房、賣房還是會找我們”。
老人欲賣房養老,年輕人“買不到房,不賣房”
當天,中國青年報記者走訪中注意到,上海街頭巷尾、公交車站、地鐵站內,頭髮花白的老人和衣著時髦的年輕人,都不約而同地談起了房價。
幾個結伴出行的老人,正在討論趁著高點把房子賣了套現住進養老院。“我的房子就算挂低點,400萬元到手,住進養老院,每月6000元算高級房了,能住55年!”一名62歲的老人告訴記者,賣房住養老院,如今對她來説是“最佳選擇”,“以後日子過得太舒服了。”
她身邊的幾個老人都有這樣的計劃。他們説,3月打算看看行情把房子賣了,“月初去挑一個好一些的養老院,等月底(房子)價格差不多就賣了”。
年輕一些的人,則打算換房。
供職于上海一家國企的小陸因為打算生二胎,想用現在內環內一套兩室一廳的住宅置換一套大戶型。“原來144平方米以上的房子要加3%的稅,現在打對折。是時候可以換大戶型了。”小陸告訴記者,自己從2月19日新政出臺後開始看房,卻至今未能成功“下定”,“每次看中房子了,準備下定金了,對方就提價了。”小陸自己挂在仲介處待售的那套兩室一廳也只能“待售”,“我要是賣出去了,一會兒價錢漲上來了,我又買不了大戶型了。”
中國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上海此輪房價上漲,與“2·19契稅新政”的出臺不無關係。此前,財政部等三部委為促進市場交易出臺了《關於調整房地産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根據該通知,在契稅方面,對個人購買家庭(家庭成員範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唯一住房,且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稅率徵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徵收契稅,該政策在一線城市適用。
上海市地稅局解釋,以往只有被認定為“普通住房”才能享受契稅優惠,而新政取消了“普通住房”限制,只要符合面積規定,都可以享受契稅優惠。
這一政策出臺一個多星期後,有關“房價暴漲”的新聞陸續出現,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一財網于2月21日發佈的一則名為《上海352套千萬級新房一天被搶光,一線城市房價波動快到按周計》。
2月22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在一家仲介機構看到,上海浦東內環內一套162平方米的三居掛牌售價980萬元。據中原地産李經理介紹,春節前,這套房子的房東挂880萬元未能售出,2月19日新政公佈後,房東來電調價100萬元。
即便調價100萬元,與該小區其他掛牌房産售價相比,李經理認為“還是適中”。當仲介當著記者的面致電房東時,對方卻回答,“暫時先不賣了”,原因是,這名房東想要置換更大的房型,對方賣家“暫時沒想好價錢”。
新房再現“捂盤惜售”
二手房市場“買不到,就不賣”,一手房的情況又怎麼樣呢?
中國青年報記者走訪了上海浦東3處在售的一手樓盤,除了1處開發商僅剩一套房産可以出售,另外兩處開發商均表示“暫時不開盤,3月份再説”。
浦東新區浦明路浦江海景公寓,目前僅剩一套213平方米的大戶型在售,這套房子春節前在搜房網發佈的售價是1100萬元,但記者實地走訪後,售樓經理透露,這套房子目前售價1500萬元,“不還價”。
同樣在浦明路,另有一處由九龍倉集團開發的濱江壹十八小區在售。這裡的房源相對高端,從257平方米至356平方米不等。售樓處告訴記者,這裡即將銷售的是二期房源,預計3月中下旬開盤,開盤均價可能在每平方米8萬元至9萬元左右。去年下半年,這裡的房子銷售均價大約每平方米7.3萬元左右。以可能的開盤均價每平方米8.5萬元計算,短短半年,這裡漲幅超過16%。
位於浦東星河灣附近的陸家嘴·錦繡前城公寓,是記者探訪的樓盤中漲幅最大的一處。售樓小姐告訴記者,二期房源尚未開盤,開盤後將售出90、91、92、93號四幢公寓,如果想要購買這裡最熱門的188平方米四居房産,購房者需要準備1300萬元,“不打折,兩周內付清全款,2018年3月交房”。
售樓小姐告訴記者,上述4幢公寓是該樓盤僅剩的4幢可售住宅,其餘所有公寓已經全部售罄。
中國青年報記者查詢上海市房地産交易中心網站發現,該樓盤除80、81、83、85號四幢公寓已經顯示“售完”狀態外,其餘20幢樓均在網上處於“可售”狀態。已售完房屋均價在每平方米5.63萬元至6.4萬元,而售樓處稱即將開盤的房屋均價顯示為每平方米5.96萬元至7.13萬元,漲幅超過11%。
一名長期關注該樓盤的購房者告訴記者,這裡188平方米的四居此前售價大約為960萬元一套,如果按照售樓小姐所稱的1300萬元來看,這一戶型的漲幅高達35%。
二手房“獅子大開口”,大戶型“稀缺”預期強烈
與一手房可以預期的、相對穩定的漲價相比,二手房市場價格用“群魔亂舞”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你自己過來看。還有人挂2000萬元的。”2月22日,鏈家地産羅經理直接把自己專用的電腦系統給記者看。上海浦東內環內一套房本面積為180平方米的頂層複式送花園戶型,業主報價2000萬元,每平方米均價高達11萬元;而彼時,同小區220平方米的大平層,報價1200萬元,每平方米均價5.4萬元,162平方米的三居報價980萬元,每平方米均價6萬元左右。
2月28日,羅經理再次向記者展示了該小區的房價。2000萬元的“離譜”報價不變,另外兩套住宅也跟著“離譜”了起來——220平方米大平層報價從1200萬元提高到了1600萬元,162平方米三居“暫緩出售”。
羅經理告訴記者,他入行時間大約3年,去年是行情最好的一年,上海內環內的二手房價格大約漲了30%左右,“我們的工資也從以前的每月兩三千元,漲到年薪幾十萬元,聽説北京那裏最牛的一個人,去年掙了200萬元業績提成”。
今年春節過後的行情,尤其是“2·19契稅新政”出臺後這一個多星期的行情,令仲介也有些看不懂了,“我都不好意思給買家打電話,100萬元、100萬元地往上漲”。
中國青年報記者算了一下,從1200萬元漲至1600萬元,這套房産的報價相當於一週之內上漲了33%,比近年行情最好的2015年一整年上漲的幅度還要大。
復旦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教授尹伯成認為,造成上述房産價格非理性“瘋漲”的原因實際上並不是“2·19契稅新政”,“契稅政策只是一個導火索,實際上是內環內大戶型稀缺預期造成的”。
尹伯成説,上海本身就土地稀缺,市政府近年來出臺各項政策遏制“豪宅”銷售,大戶型本身已經成為“稀缺貨”,“政府的意思,是要先保障剛需,但這客觀上造成了高檔大戶型的稀缺。”
在公眾對“內環內大戶型”有了“稀缺”的一致判斷後,改善型住房購買者都將對大戶型趨之若鶩。而契稅政策的適時調整,只是激發了一部分改善型住房需求而已。
此外,尹伯成認為,房價“瘋漲”跟股市不給力也有很大關係,“錢放在股市也是跌,不如拿出來買房”。尹伯成説,上海房價如今的確已經到了“高得離譜”的地步,投資風險極大,但如果是改善型剛需,還是應該早買,“在這個高價位賣掉一套房子,再換,還是可以的,貸款買房風險就太大了。”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