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機構:“抄底”地産存獲利空間

2014-12-30 14:08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安邦保險舉牌A股銀行、地産板塊引發市場對後者成長性的關注。分析人士認為,“高大上”的銀行對於保險資金的吸引力明顯,安邦保險有望在與民生銀行進行業務聯動中産生良好的示範效應,其對招行是否還有動作尚待觀察。而在地産方面,險資預判未來1至2年市場趨好,房地産業績會逐漸好轉,除了戰略上的佈局之外,此時“抄底”有通過財務投資獲利的目的,這是險資看中並投資房企的最直接原因。安邦保險舉牌金融街、金地集團,助推了地産藍籌的強勢,資産品質好、估值偏低的大地産股的投資吸引力受到市場認可。

  “高大上”銀行吸引力強

  國泰君安首席銀行分析師邱冠華表示,安邦保險舉牌民生銀行完全超出市場預期,在業務和股權方面打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而這一“想像空間”至今仍在不斷打開。安邦保險頻頻出手舉牌的同時,以低調的姿態應對著外界的猜測和詢問。

  資本市場上,安邦保險一直未變的是其對銀行、地産板塊的偏好。在舉牌民生銀行一事上,邱冠華認為,安邦保險有望對民生銀行貢獻相當可觀的存款,雙方的業務聯動、業務創新有望産生良好的示範效應。“不能將安邦保險舉牌民生銀行與此前舉牌招商銀行等公司的情況簡單等同,也不應缺乏大格局思考而將此次舉牌僅視作一次偶發事件。”

  華泰證券分析師羅毅表示,當年安邦保險進駐招商銀行董事會失利,並未消減其熱情,“哪跌倒就要在哪爬起來”。近期安邦保險頻繁出手,現在如願以償,成為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其對招行是否還有動作尚可觀察。安邦近期一系列操作目標清晰,未來大概率將形成金融全牌照的綜合金控平臺,民生銀行如定位於其中一極,安邦保險或受益於平臺綜合交叉銷售能力提升;巨量保險資金可為民生銀行負債端提供“彈藥”,緩解存款獲取壓力,資産端經營則需長期觀察。另外,安邦保險增持前,民生銀行股權結構分散,金融創新能力居行業前列,安邦保險入駐後民生銀行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治理效率還需觀望。

  羅毅認為,“高大上”的銀行對於保險資金的吸引力明顯。“上市銀行僅16家,牌照稀缺;盤子大,可承接巨大增量資金入市的金融藍籌;向上趨勢明顯,地方債務問題梳理,信貸資産證券化備案制落地,地方版AMC推出,前堵後疏下資産品質有望中長期改善,風險溢價下降,疊加無風險利率下調趨勢,估值中樞上移,修復行情確立。”但同時,如資産品質下滑超預期,也將成為持有者面臨的風險。

  “抄底”地産存獲利空間

  在地産股投資方面,安邦保險的“錨定”也使得市場開始審視其升值空間。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田世欣表示,安邦保險舉牌金融街、金地集團,助推了地産藍籌的強勢,資産品質好、估值偏低的大地産股的投資吸引力受到市場認可。

  就房地産市場宏觀政策而言,國企改革、城鎮化試點方案、《住房公積金基礎數據標準》方案、央行提供1萬億支援棚戶區改造、《不動産登記條例》即將施行、北京新機場建設方案獲批復、證監會將放寬房企再融資等,都成為資金增持房地産股票的驅動因素。同時,“一帶一路”、自貿區、“京津冀”等概念,也給保險資金運用提供了新的主題。

  房地産實際已經成為各路資本覬覦的投資標的。在A股上市公司中,符合資本大鱷舉牌條件的房企不在少數。分析人士認為,險資預判未來1至2年市場趨好,房地産業績會逐漸好轉,此時“抄底”有通過財務投資獲利的目的,這是險資看中並投資房企的最直接原因。

  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從未來中國經濟基本面與貨幣政策表現看,預計2015年國內經濟仍處於“觸底”階段,經濟改革與結構調整還在持續。受宏觀經濟改革等因素影響,房地産市場仍將繼續新一輪調整,不會因當前短期內政策利好而有明顯改變。

  他認為,雖然房企多不願被舉牌,但站在資本市場角度看,地産股無疑將受益。自10月下旬以來,伴隨著A股市場上漲,地産股出現一波上漲行情,目前尚未看到下滑勢頭。事實上,隨著資金面寬鬆及産業資金注入,一些房地産業基本指標已呈從底部回升態勢。部分大型房企仍有望實現全年銷售和盈利指標,在兼併整合背景下,存在繼續做大機會。A股市場上地産“大鱷”雲集,這一趨勢有望率先體現出來。同時,政策底部也已凸顯。除多地鬆綁限購外,房地産業稅費負擔存在減免空間。多家機構認為,在市場化調控方向下,房地産政策將持續鬆動,而包括險資在內的資金都有獲利機會。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