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又掀起海外置業潮
“再不買,房子就被炒得更熱了,到時想買也買不起了。”在加拿大待了7年的王哲(化名)感到買房的迫切。
提供國際房産搜索服務的一家網站顯示,在國慶黃金周的前兩個星期,該網站的房産搜索量飆升66%。
王哲和男友湊夠首付在溫哥華的郊區買了一個前後帶花園、建築面積100多平方米的房子。
“國外的老房子住著很舒服,因為房子後期保養和維護到位,陳設、綠化、泳池、小細節等方面都不錯。”王哲説,雖然這裡的房三個月就能蓋好,但還是呈現了交錢蓋房需要排隊的緊張局面。她買的房折合人民幣相當於近9000元/平方米,比起兩三年前已翻了一倍。而溫哥華市區房價在每平方米二三萬元人民幣。
王哲的國內同學中,也有不少家境不錯的由父母直接買好了房子,“年輕人出國後,不少都選擇移民國外了。以至於現在華人多的地方,房子就貴,供不應求”。
中國人又掀起海外置業潮
目前正在雅虎掛牌出售的位於洛杉磯的一套小別墅,價格相當於約一百四十萬元人民幣。
近兩三年來,中國人海外置業又迎來一個高潮。記者以兩位在海外置業的購房者經歷,來看看廣受全世界歡迎的“中國買家”在海外置業要注意什麼,需要防範哪些風險。
(齊魯晚報)
個案一: 臨沂生意人
2011年在洛杉磯置業,房價4000元人民幣/平方米,一年租金12萬美元。
2002年,劉明遠(化名)就在北京以6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購進4套房,如今房價翻了近10倍。
2011年,劉明遠決定和朋友在美國投資買房。正巧,劉明遠的獨子在洛杉磯定居,劉明遠決定在市中心購買兩套房産,“兒子有房,我這兩套房就是投資。”
“海外買房,很重要一步是挑選靠譜的仲介,因為中國人對當地法律和銀行程式不熟悉。”劉明遠説,不少臺灣仲介專做美國房産投資,經驗豐富。他找到一家臺灣仲介談好手續和費用,“包括律師費在內的所有費用一共花了4.2萬美元”。
這兩套獨棟別墅的面積分別是410平方米和340平方米,當年價格是4000元人民幣/平方米,這兩年每年租金12萬美元,每年需繳的房産稅和其他費用總共5.9萬美元。“410平方米的那套房子已經升值了20萬美元,這種高額回報率,超過了國內買房收益。”劉明遠説。
還有,交房時幾乎不需要再裝修了,拎包入住即可。
據了解,截至2013年3月的過去一年中,國際買家在美國買房總計682億美元,其中中國買家貢獻82億美元,佔比12%,成為美國房地産第二大買家。
個案二: 中國留學生
在加拿大留學7年,2013年在溫哥華郊區置業,房價約9000元人民幣/平方米
律師建議 海外置業要找正規律師
海外買房一定要找正規律師機構,了解當地稅費手續、安全情況、種族構成、法律環境等,不要輕信國內的一些仲介機構。投資者英文較好的話,可以去標的物城市議會網站搜尋房子位置等相關資訊,也可以到當地大的房屋仲介公司網站上搜尋相關資訊。
如果想出租房子要調查這個區域出租違約率,在美國,房客到期不走,房主不能攆他。美國法律對人身的保護勝過對房産的保護,只能去房屋管理部門起訴,處理起來比較麻煩。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