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地產  > 正文

中國人又掀起海外置業潮 海外買房要找正規律師

2013-10-22 10:23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國人又掀起海外置業潮

  “再不買,房子就被炒得更熱了,到時想買也買不起了。”在加拿大待了7年的王哲(化名)感到買房的迫切。

  提供國際房產搜索服務的一家網站顯示,在國慶黃金周的前兩個星期,該網站的房產搜索量飆升66%。

  王哲和男友湊夠首付在溫哥華的郊區買了一個前後帶花園、建築面積100多平方米的房子。

  “國外的老房子住著很舒服,因為房子後期保養和維護到位,陳設、綠化、泳池、小細節等方面都不錯。”王哲說,雖然這里的房三個月就能蓋好,但還是呈現了交錢蓋房需要排隊的緊張局面。她買的房折合人民幣相當于近9000元/平方米,比起兩三年前已翻了一倍。而溫哥華市區房價在每平方米二三萬元人民幣。

  王哲的國內同學中,也有不少家境不錯的由父母直接買好了房子,“年輕人出國後,不少都選擇移民國外了。以至于現在華人多的地方,房子就貴,供不應求”。

  中國人又掀起海外置業潮

  目前正在雅虎挂牌出售的位于洛杉磯的一套小別墅,價格相當于約一百四十萬元人民幣。

  近兩三年來,中國人海外置業又迎來一個高潮。記者以兩位在海外置業的購房者經歷,來看看廣受全世界歡迎的“中國買家”在海外置業要注意什麼,需要防范哪些風險。

  (齊魯晚報)

  個案一: 臨沂生意人

  2011年在洛杉磯置業,房價4000元人民幣/平方米,一年租金12萬美元。

  2002年,劉明遠(化名)就在北京以6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購進4套房,如今房價翻了近10倍。

  2011年,劉明遠決定和朋友在美國投資買房。正巧,劉明遠的獨子在洛杉磯定居,劉明遠決定在市中心購買兩套房產,“兒子有房,我這兩套房就是投資。”

  “海外買房,很重要一步是挑選靠譜的中介,因為中國人對當地法律和銀行程序不熟悉。”劉明遠說,不少臺灣中介專做美國房產投資,經驗豐富。他找到一家臺灣中介談好手續和費用,“包括律師費在內的所有費用一共花了4.2萬美元”。

  這兩套獨棟別墅的面積分別是410平方米和340平方米,當年價格是4000元人民幣/平方米,這兩年每年租金12萬美元,每年需繳的房產稅和其他費用總共5.9萬美元。“410平方米的那套房子已經升值了20萬美元,這種高額回報率,超過了國內買房收益。”劉明遠說。

  還有,交房時幾乎不需要再裝修了,拎包入住即可。

  據了解,截至2013年3月的過去一年中,國際買家在美國買房總計682億美元,其中中國買家貢獻82億美元,佔比12%,成為美國房地產第二大買家。

  個案二: 中國留學生

  在加拿大留學7年,2013年在溫哥華郊區置業,房價約9000元人民幣/平方米

  律師建議 海外置業要找正規律師

  海外買房一定要找正規律師機構,了解當地稅費手續、安全情況、種族構成、法律環境等,不要輕信國內的一些中介機構。投資者英文較好的話,可以去標的物城市議會網站查找房子位置等相關信息,也可以到當地大的房屋中介公司網站上查找相關信息。

  如果想出租房子要調查這個區域出租違約率,在美國,房客到期不走,房主不能攆他。美國法律對人身的保護勝過對房產的保護,只能去房屋管理部門起訴,處理起來比較麻煩。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