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市民談以房養老政策:兒女還眼巴巴看著房子

2013-09-18 10:47 來源:央視 字號:       轉發 列印

  CCTV2《央視財經評論》:

  以房養老?有房才能養老?

  你留下房子,我為你養老。從明年開始,以房養老的試點工作即將啟動,老人們可以將自己的産權房抵押給銀行等金融機構,定期獲得一定數額的養老金。以房養老真的能夠解決中國人的養老問題麼?未來我們在退休之後,依靠房産就能踏踏實實地養老嗎?做這樣的嘗試,需要我們跨越哪些現實的難題?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著名財經評論馬光遠、劉戈共同評論。

  以房養老再試點引發公眾關注和熱議,為何以往京滬先試闖關均告失敗?它的市場風險和障礙究竟有哪些?依靠個人和社會資本解決養老難題,到底能起多大作用?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住房反向抵押”是指老人將自己的産權房抵押給金融機構,以定期取得一定數額養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以房養老,到目前為止,在實際操作問題上沒有實質進展。以房養老似乎是“叫好不叫座”,推行難點在哪?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老人對以房養老機構不信任,不敢輕易把房産抵押出去。

  北京市民:因為我有兒有女,他們呢,説實在話,還眼巴巴還看著我這房子呢。我把我這房子抵押給銀行以後,我可以生活水準提高了,我可以得到一筆銀行的利息了。等我百年不在了,房子讓銀行給收走了,那我兒女不得罵我啊。

  目前市場上的産品,有些就是十年左右的貸款期限,這樣的産品設計過於簡單,有老人就擔心,十年以後怎麼辦?要是房子被收走了,不是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嗎?

  以房養老推行最大的阻力,來源於老人和金融機構的風險共擔,國內房地産價格走勢,每人平均預期壽命等關鍵因素都是難以預測的。老人心裏沒底兒,金融機構也猶豫。

  記者對部分北京老人隨機調查,老人們普遍坦言,自己在感情上難以接受以房養老模式。因為房子是一筆不小的財産,留給兒女是天經地義的。

  北京市民:我就覺得對銀行不是很信任。

  北京市民:你把這房抵押到這銀行,將來這銀行裏頭保險不保險,不説咱們不信任它,也有可能是不保險的。

  劉戈:以房養老不可能成為中國主流的養老方式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以前我們都在講養兒防老,那麼現在由於計劃生育計策的施行,沒那麼多孩子,沒辦法靠孩子來進行養老。另外,前些年流行過商業養老,後來很多人交了很多年的商業保險金,後來又發現這裡面很多套路,實際上讓你最後沒有辦法相信。當然最主要的基礎還是社會養老,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養老金制度,這是一個基礎。至於説以房養老,實際上是有一部分有了房産的一些中産階層,當老了的時候,他想過一種更加體面或者更加寬裕的退休生活,那麼這一部分人可以用以房養老的這種方式,它絕對不能夠成為一個全社會通行的主流的養老方式。在發達國家也不是,在中國的這樣一個限制條件下,還有中國的文化傳統裏面,更不可能成為一種主流的養老方式。

  在中國的現實情況下,子女和父母的財産是分得不清晰的。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你説讓中國的父母們在自己過世之前,把房子最後就典給銀行了,然後自己過很奢侈或者比較好的生活,這種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馬光遠:政府不能提出以房養老以後 就推卸基本的養老責任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事實上過去十多年來,中國的很多地方也在試點,比如説上海、蘇州試點過,但最後不了了之,那麼不了了之的關鍵是什麼?除了制度細節設置上有些問題以外,最關鍵的是大家的觀念怎麼去接受?第二個是它適應的人群非常少。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個大家千萬不要混淆一個概念,就是基本養老體系肯定是政府來提供的,如果你想讓晚年生活過得好一點兒,你讓晚年生活比較奢侈一點,那麼你可以想很多辦法。比如説你可以進高檔養老院,也可以把自己的房子變現以後,以年金的方式,金融機構給你。我覺得這個東西本身,如果你一分為二地來看,那麼它是一個好東西,大家可以去試。

  以房養老屬於一個自我選擇,也就是説,你的基本養老應該政府來提供,政府不能説提出以房養老以後,就推卸你的基本養老責任。我想這個絕對不行、不可以,但是你要你的養老生活要過得好一點兒的話,那麼你可以去自主地選擇,你可以跟金融機構去談,每個月給你多少錢,我覺得這是可以去做的。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