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西來賓7月29日電 (記者 林浩)“廣西是桑蠶産業的投資熱土,希望海峽兩岸的專業人士抓住這個新興機會,深化合作,實現共贏,並在自主品牌發展上闖出一片天地,攜手開拓東盟市場!”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經濟局副巡視員葉向東29日在廣西來賓市出席會議時説道。
當天,以“新桑蠶·新科技·新生活”為主題的兩岸桑蠶産業合作研討會在廣西來賓市召開,來自廣西和臺灣的160多名桑蠶業官員、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圍繞如何擴大桑蠶産業合作規模,延長産業鏈展開深入探討。
中共廣西壯族自冶區委員會副書記危朝安在為會議發出的賀信中指出,近年來在國家實施“東桑西移”工程和東部地區産業轉移的有力推動下,廣西蠶繭絲綢産業已形成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産業基礎,發展前景廣闊。他認為,臺灣桑蠶産業發展成熟,産業鏈向高科技延伸,企業創新理念和人才管理優勢明顯,這是廣西所欠缺的,兩地通過此次會議可以共同發掘發展優勢,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準。
廣西臺辦主任劉侃對此表示贊同,他説,廣西有270多萬畝桑蠶地,已經建成全國最大的蠶繭生産及生絲加工基地,但目前桑蠶産業發展仍屬於粗加工階段,今後,桂臺兩地如將桑蠶資源、市場、資金、科技等要素加以整合,把桑蠶産業鏈延伸到醫藥、建材、旅遊等領域,定能造福各方。
年逾八旬的臺灣兩岸農漁業交流發展投資協會理事長林享能是此次會議的組織者之一,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岸各方面交流。林享能對記者説,臺灣土地資源稀缺,勞動力成本高,原先的優勢産業——桑蠶業正在萎縮,但臺灣先進的桑蠶生産加工技術和成果還在,因此,如果和兩岸合作起來,發揮空間很大。
林享能告訴記者,他有一個“蠶桑夢”,就是利用臺灣的高科技帶動大陸桑蠶産業轉型升級,使桑蠶産品遠銷世界各地。他以從桑樹中提取出的生物醫藥産品“桑黃”舉例,“桑黃”對癌症的治療效果非常好,在日本等國家市場廣闊,供不應求,價格每年都在提高,但臺灣一年只能生産一兩百公斤而已,如果臺灣企業將這個産品轉移到廣西生産,一定可以獲得成功。
林享能還希望桂臺兩地通過合作,從桑蠶中提煉出面膜、健康食品、酒水飲品等附加産品。“很保守估計,一畝地年産值可達35萬以上,這不是夢!”林享能説。(完)
[責任編輯: 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