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海口再查醫藥賄賂 14家醫院卷入

2015-01-08 13:59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轉發 打印

  每經記者 金喆 發自廣州

  葛蘭素史克的“行賄門”事件揭開了國內醫藥行業反腐的大幕。1月6日,海口市工商局公布了近期查處的一批醫藥行業商業賄賂案,海南省14家核心醫院被卷入。

  日前,海口市工商局通報稱,海南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為促銷醫療用品,以提成款的方式按銷售比例向醫院和醫務人員支付回扣款且均未如實入賬,涉及的醫院包括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省中醫院以及海口市婦幼保健院等14家海南省主要醫院。

  與此同時,海南瑞康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海南瑞寧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海南普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和海南聚仁藥業有限公司均因不同程度行賄涉案。這幾家公司通過與醫院建立醫療儀器設備及藥品材料等產品的供應業務關係,向相關責任人進行金額不等的商業賄賂。

  “公立醫院的醫療器械採購都要經過招標,這里面‘水很深’。”有三甲醫院內部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供應商為了中標會與醫院負責採購的人員私下接觸,順利通過後再返回扣。有時,一些設備的採購價比日常要高。

  實際上,採購環節成為醫務人員收受商業回扣的重災區。由于醫療器械使用的專業性和差異性,醫院科室很容易在制定產品參數時鎖定特定廠家,投招標也就成了走過場。此外,部分醫務人員收受“紅包”和回扣也被認為是行業慣例。2013年,海南醫衛係統違規收受 “紅包”、“回扣”專項清退中,共有2055人向海南省紀委廉政賬戶上繳1261.5萬元。

  在葛蘭素史克事件後,針對醫院、醫藥代表之間的監管法網依然從緊。

  廣東一家醫藥上市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對記者透露,該公司處方藥銷售收入出現一定下滑。可以預見的是,隨著2015年反腐力度更大,處方藥的推廣難度將隨之加大。

  行業人士預計,醫療行業的反腐,短期內肯定會對企業業績有影響,但長遠來看有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也會一定程度上推進醫改和藥費下降。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