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實現無紙化,節約了大量紙張。
梁維春 攝
簡短的開幕大會後,緊接著進入大會發言、市領導與委員互動環節。多名界別委員代表依次上臺發言後,市領導與委員現場即興互動。看著委員們踴躍舉手、爭搶發言的狀況,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奕威感嘆“時間短了點”,並評價“發言品質很高,深受啟發”。
陳奕威表示,惠州今年兩會的主題緊緊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為惠州儘快進入珠三角第二梯隊提供強大動力”進行,政協委員的參政熱情和水準都很高,相關職能部門要充分吸納切實將委員的意見建議轉化為推進工作的具體舉措。
陳奕威説,今年是惠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儘快進入珠三角第二梯隊的重要一年,希望市政協組織動員政協委員積極建真言,獻良策,推發展,促和諧,在推動惠州全面深化改革、跨越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
市委副書記、市長麥教猛在回應委員提問時表示,政協委員大局意識、主人翁責任感很強,參政熱情高,議政水準也很高,很多意見建議具有參考價值,市政府將認真研究吸納,及時指導改進目前存在的問題。
昨日現場,多名政協委員就建築垃圾處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城鄉供水一體化、鄉村規劃發展等話題進行發言,就政協委員在互動環節提出的問題,市領導現場給予回應。
農村規劃:問題:農村建設規劃滯後對策:修編完善規劃嚴格實施
市政協委員劉恒蓉就“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農村發展滯後”話題現場發言。她表示,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受多原因影響,農村建設推進緩慢。其中表現為:因村與村、組與組間的土地界限不清,導致土地糾紛多發;村集體土地的規劃建設和審批相對滯後,未經審批亂搭亂建、佔用耕地和違法經營土地的現象較嚴重,而各級執法部門執法力度不夠,農村規劃發展缺乏有效措施和常態管理機制。同時,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投入不足現象普遍存在。
她建議國土和林業部門儘快劃定土地界限,同時加大規劃制定和審批力度,並加大執法力度,制定有效的管控機制和常態化管理措施,推動農村土地規範使用,此外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投入,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網路。
“規劃規劃,紙上畫畫,墻上挂挂。惠州農村建設有規劃,但執行力度遠遠不夠。全市農村規劃確實還存在很多問題,小散亂現象普遍。”麥教猛在回應時強調,村莊規劃建設事關人居環境的改善和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事關資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惠州將適時修編完善農村發展規劃,並嚴格規劃實施。
麥教猛表示,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要求,惠州將強化村莊佈局規劃,因地制宜,整合分散村莊,拆除空心村,做好歷史傳承,打造特色村莊;同時強化規劃意識和法制意思,嚴厲打擊違法建設和違法用地現象,促進規劃落地,把村莊規劃與各地村規民約結合起來,促進村民遵循已有規劃。
就農村基礎設施問題,麥教猛表示,惠州將大力整治農村臟亂差的現象,通過“美麗鄉村 清潔先行”行動,逐步建立乾淨整潔宜居的農村生活環境。
行政審批:問題:投資項目審批和建設工程驗收環節多、耗時長對策:工程驗收統一歸口
民盟惠州市委會副主委黃曉霞就“深化全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行發言。她表示,惠州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效果明顯,但距離中央和省的要求,相比快速發展的形勢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投資項目審批和建設工程驗收審批,環節多,耗時長,企業經營困難。
黃曉霞建議,在建設工程驗收時,應實行多部門一次性並聯驗收機制,將工業、公建、商住等建設工程項目全部納入聯合竣工驗收範圍,由行政服務中心牽頭各部門,實現驗收受理統一歸口和驗收的“一次性”;在企業註冊登記中,同樣將工商、稅務、質監、公安、社保等事項的辦理整合,實現“一表制”審批。
為從根本上深化改革取得成效,黃曉霞提議成立改革審查小組,對所有法規、規章和其他規範性文件中涉及的行政審批項目,進行一次全面系統地清查並公開,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同時將規範性文件中的審批條件、標準流程從申請人的角度進行標準化公開,使其辦事可預見,更明確。
城鄉供水一體化問題:供水體系不規範水質沒保障對策:實行城鄉供水一體化
“全市鄉鎮自來水廠約有80個取水點,但目前只建立了36個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超過一半的鄉鎮自來水廠地表水源未在已建立水源水保護區範圍內。”市政協委員唐尤超發言提到,飲水安全是群眾最迫切最現實的需要之一,目前因缺乏監管,居民飲水安全隱患多,需要更多關注和重視。
唐尤超介紹,多年來,各地水廠建設各自為政,供水基礎設施不能共建共用,不規範建設問題較為突出。惠陽區、惠東縣、龍門縣至今未明確供水主管部門,也沒有落實相應人員和編制,因而無法監管到位。在惠州市85家鄉鎮自來水廠中,只有39家建立有能正常開展水質檢驗的檢驗室。加之不少鄉鎮水廠規模小、成本高、管理水準低,難以良性運作。
為保障鄉鎮供水安全,唐尤超建議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通過城市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實現城鄉供水同網同質,制定城鄉一體化供水規劃,統籌市、縣(區)及鎮(街道)三級供水資源,成立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領導小組,負責一體化供水的具體推進和日常管理工作,同時加大鄉鎮水廠的政策扶持力度。
建築垃圾處理問題:建築垃圾未能有效處理對策:建立示範區鼓勵迴圈利用
“僅惠城區,每年就産生近1000萬立方米的建築垃圾。”在今年的政協會議上,市政協委員林東波再次提起去年政協會議上曾被提及的建築垃圾迴圈利用話題。他説,這些垃圾得不到有效的處置,不僅會對市容市貌造成影響,更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林東波建議儘早建立大型的統一堆放垃圾的示範區,做到統一管理,統一堆放,統一利用;同時加強引導監督,推廣使用以建築垃圾研發而成的新型環保建材。此外,他還建議加大處置建築垃圾的扶持力度,實現“政府補貼,企業運作”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這一建議很有建設性。”副市長鄧慶忠回應説,在生態市創建和“美麗鄉村,清潔先行”活動中,建築垃圾問題將被逐步解決。惠州市將抓好源頭治理,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來減少建築垃圾量,同時逐步進行行業治理,加強源頭管控。
鄧慶忠説,惠州正在新建環保産業園,目前正在選址,聽取各方意見。他表示,在垃圾處理廠建好前,除了嚴格建築垃圾的管理,住建局和環衛局還將建立一批臨時垃圾存放點,滿足存放需求,以防治建築垃圾污染環境的現象。
鐘偉連 劉強 王丹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