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歐雅琴)東莞市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五年以來,在全國率先實施了社區首診,有效地減少了病人的醫療費用,但部分鎮街轉診率過高、人才隊伍面臨瓶頸困擾著社區衛生的發展。
|
近日,東莞市衛生局局長金行中率相關負責人接受了媒體的集中採訪,他表示,將深化完善綜合改革,讓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做好人民群眾健康的“守門人”。
社區看病每人平均50元左右
“你現在每天可以喝些姜水,如果覺得水果太冰,可以熱一下吃,補充需要的營養”,在石碣鎮涌口社區居民張小姐家裏,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生正輕聲細語地講解育兒知識,並將寶寶抱到自然光下觀察是否有黃疸。
這是社區衛生服務提供的“産後訪視”,醫護人員到府為産褥期婦女提供保健、新生兒護理、母乳餵養、預防接種等指導。
據介紹,東莞市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5年以來,全市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88所(服務中心33所、服務站355所),基本建成市、鎮、村(社區)三級醫療衛生保健服務網路,市民步行15分鐘可就近獲得基本醫療衛生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框架基本形成。
2009年—2013年9月,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每年就診人數分別達775.1、1215.2、1432.8、1497、1243.6萬人次,佔全市醫療機構門診總量的15%、21.1%、24%、21.21%、25.9%,每人平均門診費用分別是48.6、47.7、50.2、53.6、52.1元。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8年10月實行社區首診制後,每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為群眾減少醫療費用達10億元人民幣,有效地減少了病人的醫療費用,並引導參保人“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的就醫觀念。
莞城等六鎮街轉診率最高
利用醫保的杠桿作用,東莞實施的“首診在社區”規定,社區居民必須按屬地原則到指定的社保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可享受規定範圍內基本醫療費用最高報銷70%,逐級轉到鎮街定點門診(市屬定點專科醫院門診)、市內定點三級醫院門診的,支付比例逐級減低10%。
不過,比較起大醫院專家門診門庭若市的情況,社區門診顯得冷清了許多,不少居民擔心沒有專家坐診,就醫品質沒有保證,而部分鎮街也將前來就醫的居民轉診。
據介紹,目前東莞市南城、萬江、莞城、東城四個街道以及中堂、厚街兩鎮,由於採取了醫院託管的形式,轉診率都比較高。在2012年,莞城的轉診率達到了70%,萬江、東城、南城、厚街、中堂分別為48%、46%、45%、23%、32%,而社區衛生工作做的較好的寮步轉診率保持在3%—5%,全市轉診平均水準為21%。
轉診率到底多少才比較合理?對此,社區衛生一負責人認為,轉診率保持在15%左右比較合理,太高了社區衛生服務不能體現其功能,也佔用了社保資金。
“醫院託管存在很多弊端,轉診率太高也不是好現象”,東莞市衛生局局長金行中認為,醫院與社區正常的業務往來是需要的,但託管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人員由醫院派遣,往往只履行了社衛機構的部分功能,例如厚街連健康教育都沒做。其中的原因,金行中説,社區門診每人平均費用50多元,一轉診到醫院每人平均費用就達到了140多元,利潤增加了許多。
明年將提高基層人員待遇
“目前,人才是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最大瓶頸”,衛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東莞的社區衛生服務發展得很快,但與居民的需求還有距離。以明年即將在東莞開始試點的家庭醫生制度來説,儘管東莞早已有了這一服務的雛形,但全科醫生缺口大將有可能影響服務的範圍。
據統計,2010年—2013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總人數分別為4711人、5046人、5277人、5604人,其中全科醫生1687人、社區護士1594人、公衛醫生158人,全科醫生團隊350多支,人員總量逐年增加,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比例逐年上升,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公共衛生、藥學、醫技等人員組成的社區衛生服務人才隊伍承擔全市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該負責人説,目前,困擾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建設的主要問題是招人難、待遇不高和穩定性不強等因素。
根據衛生部門的調研,目前東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力成本平均為5300元/月,其中部分高級人才為9500元/月,僅佔總數的2%,“也就是説當領導例如中心主任,才能拿上這麼多工資,其餘多數比較低”。
據介紹,待遇問題與醫改暫停了相關人事制度有關,為此,深化管理機制、人事分配等領域的改革將是明年的重點工作,將調高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待遇水準。
而對於居民信任度的問題,金行中透露説,社區人才隊伍將加強,並考慮購買專家服務進社區,這些都寫進了明年的工作實施方案中,讓居民在社區也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