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臺報:臺灣創意行銷現危機 商業經營務虛不務實

2013-08-28 13:3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來臺灣發生多起商業形象遭遇問題的狀況。臺灣《立報》今日刊載社論直言,近幾年越來越多強調形象包裝、廣告手法的商業經營手法,徹底的將行銷的概念窄化成“高明的包裝術”,而忽略了品質。本地連串出現業者形象受到重創的事件,絕不是時間上的巧合,而是在産業經營形態下長期“偏食”,誤以為商業運作的重點在於包裝、形象營造,所造成的結構性缺陷。將創意、行銷的概念窄化,結果就是商業經營務虛不務實。

  全文摘編如下:

  近來臺灣發生多起商業形象遭遇問題的狀況。先是便利商店販售的食品商標與內容物不符;接著是手機品牌業者的業績大幅滑落引發媒體議論品牌形象退色、經營陷入瓶頸;近幾日又有標榜天然、高檔的麵包業者被踢爆使用人造香精。一連串的事情都顯示,近幾年臺灣不斷強調用創意、品牌行銷來增加産品附加價值的概念,實在有檢討的必要。

  本地業者曾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以代工製造的産業型態為主,大部分的業者對於製造業的認知,是本地業者獲得的利潤與製造過程所投入的成本不成比例,絕大部分的利潤都被品牌行銷業者賺走了,許多人大概都聽過蘋果手機、運動鞋的例子,甚至也有業界人士以“微笑曲線”的説法來包裝這個概念。在這個背景下,藉由行銷以及品牌形象來增加産品的附加價值、利潤,向來都被視為是本地産業轉型的正途。

  這類産業轉型的説法,絕大部分只是本地業者對於利潤的自我想像,把行銷簡化成“高明的騙術”。據説,“附加價值”的説法來自於資本主義的商品供需法則,也就是説,只要用行銷、包裝讓人覺得物超所值,就能創造産品的附加價值。這個説法有兩個缺陷,首先是供需法則的説法,只是從賣方的觀點來看商品的買賣,而不是從買方的觀點來看交易行為;賣方想要透過産品形象、額外服務、外型包裝來讓買方願意付出更多的價錢來取得商品,但是對於買方、消費者而言,等於是多支付了不需要的費用來換取商品(不論是有形或無實體的商品)。其次,則是附加價值的説法看似冠冕堂皇,實質上貶低了人的判斷力,預設了人其實是不容易分辨商品的真實價值。

  廠商對於品牌、行銷操作沒有明説的部分,並非毫無道理。現在的商品,不論是資訊産品、食品,在商業競爭下,品質雖有不斷改進的空間,然而,人的嗅覺、味覺、視覺、觸覺等感官能力卻有極限,當産品的“精進”到一個程度時,人的感官能力卻無法用同樣的速度跟著成長,人會開始無法分辨某些産品的細微差異。最近惹出風波的天然酵母麵包摻雜人工香精就是典型例子,除了老練的麵包師傅之外,大部分人是很難辨認天然與部分天然食材的差異。

  本地業者當然也很了解其中的奧妙,於是近幾年越來越多強調形象包裝、廣告手法的商業經營手法,徹底的將行銷的概念窄化成“高明的包裝術”,即使是在高度資本主義化的西方商業界,所謂的行銷,除了説服、包裝的消極面,還存在著“尋找、開發消費者需求”的積極面。長期實行的結果,就是業者誤以為形象包裝才是核心業務,而忽略了品質。

  如果稍稍回顧近十餘年的臺灣産業轉型軌跡,就會發現臺灣業者對於形象、包狀的經營幾乎到了執迷的程度,所有的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在這個領域,以至於業者雖號稱是注重創意、品牌,但是實際的作為卻是只重視外觀、形象。以本地産學界最引以為自豪的資訊産品領域,國外評論臺灣産業的轉型時,也開始出現“過度注重包裝,但是對於功能品質的創新卻顯得不足”的評論。

  本地連串出現業者形象受到重創的事件,絕不是時間上的巧合,而是在産業經營形態下長期“偏食”,誤以為商業運作的重點在於包裝、形象營造,所造成的結構性缺陷。將創意、行銷的概念窄化,結果就是商業經營務虛不務實。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